[发明专利]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6340.6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华;谢纪岭;刘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34;B29C70/56;H02G3/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271411 山东省泰安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间 缠绕 电力 管道 装置 制作 方法 | ||
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包含有内卷管部(10)、缠绕线层(20)和外卷管部(30)并且在内卷管部(10)和外卷管部(30)之间设置有缠绕线层(20),缠绕线层(20)设置为通过粘结剂与内卷管部(10)和外卷管部(30)联接,由于设计了内卷管部(10)、缠绕线层(20)和外卷管部(30),通过内卷管部(10)、缠绕线层(20)和外卷管部(30),实现了把布片和线绳进行形成管体,因此提高了电力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管道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的凝结体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因此电力管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力部件,在现有的电力管道装置中,还没有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还都是使用PE挤出管,由于PE挤出管的机械强度较低,从而影响了电力管道的使用寿命,
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1月9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制作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制作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和制作装置、方法,因此提高了电力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装置,包含有内卷管部、缠绕线层和外卷管部并且在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之间设置有缠绕线层,缠绕线层设置为通过粘结剂与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联接。
由于设计了内卷管部、缠绕线层和外卷管部,通过内卷管部、缠绕线层和外卷管部,实现了把布片和线绳进行形成管体,因此提高了电力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把布片和线绳进行形成管体的方式把内卷管部、缠绕线层和外卷管部相互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两个布片卷进行设置粘接层,提高了电力管道的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分别设置为玻璃纤维布的卷筒体并且内卷管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粘结剂与缠绕线层联接,外卷管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通过粘结剂与缠绕线层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把布片作为管道内外壁设置,提高了管道内外壁的整齐度。
本发明设计了,缠绕线层设置为玻璃纤维线绳环绕体并且缠绕线层设置为与内卷管部环绕式联接,在缠绕线层的玻璃纤维线绳上设置有粘结剂并且粘结剂设置为环氧树脂的凝结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通过线绳层作为中间支撑体,提高了与布片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与缠绕线层设置为按照中间缠绕筒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内卷管部的中心线、缠绕线层的中心线和外卷管部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中间缠绕线的电力管道制作装置,包含有把布片制得内卷管部的芯轴和内壁制作装置、把线绳制得缠绕线层的中间缠绕筒制作装置、把布片制得外卷管部的外壁制作装置、对缠绕线层与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进行粘接处理的加热装置。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缠绕线层与内卷管部和外卷管部之间的成管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6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