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孔裂隙网络连通性表征装置及其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5986.2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温建江;孙梦迪;柳波;高波;王永超;徐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1/44;G01N23/2202;G01N23/225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吴晓茜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裂隙 网络 连通性 表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孔裂隙网络连通性表征装置及表征方法,该装置包括加压容器、抽真空组件以及加压组件,加压容器包括加热筒体,加热筒体侧壁内设有加热套,加热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一封堵头,两封堵头之间形成一样品室,样品室内装有加压活塞、岩石样品以及表征合金,抽真空组件和加压组件分别与两所述封堵头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通过高压、高温环境将表征合金液化,注入岩石样品的孔裂隙结构中,结和对注入合金页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可可视化及定量化地表征页岩孔裂隙结构网络连通性及油气有效的赋存空间;该装置可简化页岩孔裂隙结构网络连通性表征的过程,降低其操作难度,提高页岩孔裂隙结构网络连通性表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孔裂隙网络连通性表征装置及其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页岩油资源量巨大,具有巨大的勘探空间和广阔的勘探前景,然而,页岩储层能否成为油的有效产层,在于油能否在页岩基质中有效流动。无论压裂工艺形成多么复杂的缝网,所能沟通的基质孔隙毕竟只占总孔隙的小部分,绝大部分的油气需要通过基质孔隙网络渗流到天然裂缝或人造裂缝中,才能形成有效的产能。同时页岩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页岩油采收率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均与页岩储层中孔缝连通性息息相关,对于泥页岩储层孔缝连通性的定量表征及其成因模式研究将会为页岩油储层改造和可持续性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应用性支持。因此,针对页岩油储层开展地层条件下页理缝产状、分布与孔缝连通性的定量-可视化表征,明确页理缝的有效性,建立页岩油从页岩基质向裂缝供给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页岩孔裂隙结构连通性表征多采用切片扫描的方式进行,其过程为:对页岩样本进行切面得到页岩孔裂隙结构的二维图像,通过多个二维图像达到页岩孔裂隙结构连通性表征的目的,这种方式由于采用二维截面的方式对页岩孔裂隙结构进行表征,因此其存在表征结果精确度不够的问题,同时该表征方式操作过程复杂,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提高页岩孔裂隙结构连通性表征的准确性,简化提高页岩孔裂隙结构连通性表征的过程,降低其操作难度,发明提供一种岩石孔裂隙网络连通性表征装置,包括加压容器、抽真空组件以及加压组件;
所述加压容器包括加热筒体,所述加热筒体侧壁内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一封堵头,两封堵头分别封堵所述加热筒体两端,两封堵头之间形成一样品室,所述样品室内装有加压活塞、岩石样品以及表征合金,
所述抽真空组件与所述加压组件分别两所述封堵头相连,且所述抽真空组件与所述加压组件均与所述样品室连通;
所述抽真空组件用于对样品室抽真空,所述加热套用于对样品室加热使表征合金熔化;
所述加压组件用于对样品室加压,推动加压活塞移动,将熔化的表征合金压入岩石样品的孔裂隙结构内。
进一步地,两所述封堵头分别为上封堵头和下封堵头,所述抽真空组包括抽真空泵、真空容器以及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容器相连,所述抽真空管连接所述上封堵头和所述真空容器,所述抽真空管上设有一抽真空阀。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容器上端设有一真空表,下端设有一放空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泵、加压管以及一加压阀,所述加压管连接所述下封堵头和所述加压泵,所述加压阀设置于所述加压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管上还设有一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位于所述下封堵头和加压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室内的表征合金位于所述加压活塞和岩石样品之间,所述加压活塞位于所述表征合金下方,所述岩石样品位于所述表征合金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筒体外连接有一控温仪,所述控温仪与所述加热套相连,所述控温仪控制加热套的发热温度,从而控制样品室内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表征合金为伍德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