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5607.X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虹;张桀睿;夏红伟;马广程;李同顺;朱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伸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燃律师事务所 11864 | 代理人: | 柴琳琳;孟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器 姿轨控 地面 仿真 系统 效能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依据所设计的卫星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实现形式,建立起该仿真系统所对应的仿真节点模型,进而分析得到整个仿真系统的仿真效能,以此验证整个仿真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该方法包括:获取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仿真节点信息流图;基于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获得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基于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揭示的仿真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进行融合,以获得所述仿真系统的效能不确定度;基于所述仿真系统的效能不确定度,获得所述仿真系统的总仿真效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单个航天器已不能满足复杂任务的要求,多飞行器协同工作能够完成目标捕获、轨道交会、近距离自主跟踪、伴飞等复杂任务,正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的研究重点。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能够为航天器的导航制导、轨道机动、姿态控制等提供地面验证平台,提高了航天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论文“空间飞行器姿轨控系统地面仿真验证方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何朝斌,2013年7月1日)就设计了空间飞行器姿轨控系统地面仿真验证系统的方案,给出了地面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子系统的功能,在现有的仿真平台上,针对相对轨道机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地面仿真实验,针对深空探测等具有较长的运行周期的问题,为降低仿真时间,提高仿真的效率,研究了基于时间缩比的半物理仿真系统超实时仿真方案,从数学角度对仿真的时间问题进行了严格定义,基于实际工程实现的角度,设计了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超实时仿真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但是,现有技术没有给出对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进行效能评估的方法,无法验证整个仿真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此外,CN111737880B公开了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CN110007617A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不确定度传递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依据所设计的卫星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实现形式,建立起该仿真系统所对应的仿真节点模型,进而分析得到整个仿真系统的仿真效能,以此验证整个仿真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航天器姿轨控地面仿真系统的仿真节点信息流图;
基于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获得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
基于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揭示的仿真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进行融合,以获得所述仿真系统的效能不确定度;
基于所述仿真系统的效能不确定度,获得所述仿真系统的总仿真效能。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获得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包括:
获取所述仿真节点信息流图中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并确定各效能影响因素满足仿真任务需求的隶属度,其中,隶属度表征效能影响因素对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影响程度;
基于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的隶属度,计算各仿真节点的自信息量,作为各仿真节点效能发挥的不确定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各仿真节点对应的效能影响因素的隶属度,计算各仿真节点的自信息量,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第个仿真节点的自信息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伸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伸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