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用旋转陶瓷靶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5564.5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宁;许积文;黄誓成;孟红波;姚远;侯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453;C04B35/622;C04B35/63;C23C14/08;C23C14/35;C03C17/00;C03C17/245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地址: | 47113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太阳能电池 旋转 陶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用旋转陶瓷靶材,所述陶瓷靶材的组份为97‑98wt%的氧化铟以及0.5‑2wt%的氧化锡和1‑2.5wt%的掺杂氧化物;所述掺杂氧化物为氧化钛、氧化钨、氧化钼、氧化锆、氧化铈、氧化硅中的3‑5种。本发明采用多元素的掺杂并配合特定的烧结温度制度,可有效实现较高的靶材密度,改善连续溅射过程中靶材表面产生节瘤的问题。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薄膜在红外波段的透光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红外波段的光电转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镀膜靶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用旋转陶瓷靶材。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光伏领域,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利用好红外波段的太阳光能量,需要在红外波段具有较高透光率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提高TCO薄膜红外波段的透光率需要降低薄膜的电子浓度,但为了保证优良的导电性,则需要通过提高薄膜的电子迁移率来降低电阻率(方块电阻)。
传统ITO靶材由于SnO2含量高,载流子浓度高,导致电子迁移率低。降低SnO2含量时,如添加在1%到5%范围内时,载流子浓度略有降低,电子迁移率略有提高。但是,迁移率还是不够高,导致薄膜的导电性会略有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难以烧制超高密度的靶材,使得靶材在连续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节瘤,进而影响薄膜的质量和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用旋转陶瓷靶材,利用独特的靶材组成和烧结工艺,获得一种高电子迁移率、高红外透光率且超高密度的陶瓷靶材,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且适合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靶材,主要成份为In2O3,次要成份为SnO2,并含有氧化钛、氧化钨、氧化钼、氧化锆、氧化铈、氧化硅中的3-5种组成的掺杂氧化物。In2O3含量为97-98wt%,SnO2含量为0.5-2.0wt%,掺杂氧化物含量为1.0-2.5wt%。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靶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分别称取氧化铟粉体、氧化锡粉体和掺杂氧化物粉体。
(2)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剂,先粗磨再细磨,获得混合均匀且分散性好的浆料。
(3)经研磨后的浆料添加聚乙烯醇粘接剂,使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造粒。
(4)造粒粉体装入胶套模具中,采用冷等静压机压制得到靶材素坯。
(5)对素坯采用特定的升温工艺进行烧结,获得高密度旋转陶瓷靶材。
本发明烧结工艺的温度制度特点在于从室温开始,升温到最高温1550℃阶段没有保温过程,共设置7个升温阶段,其温度区间和升温速度分别为:室温-120℃(1℃/min)、120-400℃(0.8℃/min)、400-750℃(0.5℃/min)、750-1000℃(1℃/min)、1000-1150℃(0.5℃/min)、1150-1300(2℃/min)、1300℃-1550℃(0.2℃/min)。到达1550℃后以10℃/min的速度先降温到1520℃并保温5-10h,再以同样速度降温到1490℃并保温15-25h,以对靶材内部微观组织进行调整。随后开始降温,在1490-1000℃区间的降温速度为0.6℃/min,然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
陶瓷靶材通常都是在纯氧气氛下烧结,本发明烧结工艺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要求完全纯氧气氛烧结:烧结时,升温到300℃后开始通入净化的空气,持续升温到1000℃时再切换为纯氧气,氧气通入直至降温到1300℃时停止。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洛阳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