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牛膝掺伪川牛膝药材及饮片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5307.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必兴;周娟;李敏;马彦红;齐景梁;苟琰;耿昭;李倩;钟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刘会锋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牛膝 川牛膝 药材 饮片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麻牛膝掺伪川牛膝药材及饮片的鉴别方法,具体涉及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取川牛膝皂苷B配置成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得到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S2、取待测川牛膝药材或饮片粉末制成的供试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得到供试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S3、比较对照品和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判断川牛膝药材及饮片中麻牛膝掺伪情况,若出现与川牛膝皂苷B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则证明川牛膝药材及饮片中有麻牛膝掺伪。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川牛膝和麻牛膝缺乏相应鉴别方法的问题,可用于鉴别川牛膝和麻牛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牛膝掺伪川牛膝药材及饮片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川牛膝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是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之功效。但目前的川牛膝市场较为混乱,调研发现有麻牛膝(基原:头花杯苋Cyathula capitata(Wall.)Moq.)混入或冒充正品使用的情况。混淆品的原植物在四川省内分布广泛,二者在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上都颇为相似,难以区分,且现有的《中国药典》标准也无法将二者进行区分。因此,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为川牛膝的检验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麻牛膝掺伪川牛膝药材及饮片的鉴别方法,解决了川牛膝和麻牛膝缺乏相应鉴别方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牛膝掺伪川牛膝药材及饮片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川牛膝皂苷B配置成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得到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S2、取待测川牛膝药材或饮片粉末制成的供试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得到供试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S3、比较对照品和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判断川牛膝药材及饮片中麻牛膝掺伪状况。
进一步的,步骤S3的判断方法如下:比较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的保留时间,若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出现与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则判定川牛膝药材及饮片中有麻牛膝掺伪;否则判定无麻牛膝掺伪。
进一步的,步骤S1和S2的色谱条件为:
流动相:以0.1%的磷酸水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等度洗脱:0~40min,33%B;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速:1ml/min;
柱温:30℃;
进样量:10μL。
进一步的,所述对照品溶液为川牛膝皂苷B的甲醇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S2中供试品溶液的配置方法如下:取待测川牛膝药材或饮片,并加入80%乙醇溶液,水浴回流后放冷、滤过,滤液蒸干,用水洗出,用石油醚、正丁醇萃取后,合并正丁醇部位,蒸干,加甲醇溶解,定容至容量瓶中,滤过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可建立筛选川牛膝药材及饮片中皂苷类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为鉴别川牛膝及其混淆品麻牛膝提供依据,规范川牛膝的使用,保证四川作为川牛膝的道地产区的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不同来源川牛膝色谱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不同来源麻牛膝色谱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川牛膝与麻牛膝的对比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