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诊疗云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5291.4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龙;吴晓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朝阳医疗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40/20;G16H50/20;G16H50/70;G16H70/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型***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诊疗 平台 | ||
智慧诊疗云平台,主要采用大数据、神经网络和区块链等技术,创建AI专家大脑,以独创的思维模式,模仿人类认知特征,自动优化诊疗模型。应用效果,来自专家,超越专家。医务人员边使用、边学习、边提高、边优化,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挖掘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行业整体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医疗领域,涉及一套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优化诊断模型和治疗模型设计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以优化诊疗模型为核心的智慧诊疗云平台。
背景技术
1956年人工智能(AI)开始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20世纪前,国内外对AI在医疗领域的研究集中在临床知识库上,但由于大多数临床知识库必须运行在LISP设备上。而由于当时LISP设备尚不能联网且价格昂贵等原因,临床知识库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2000年-2015年期间,国外的研究重点为AI在临床知识库外的应用,如手术机器人应用落地、鼓励发展电子病历等。而中国仍以研究更多类疾病的临床知识库为主,发展相对缓慢。2015年-2017年,由于AI在图像识别方面的准确率有大幅度提升,AI+影像得以快速发展。得益于在临床知识库的长期研究,CDSS产品走向成熟。2018年后,中国AI+医疗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智慧病案等新产品相继面世。
目前传统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已被广泛得应用在处理临床研究和医疗服务中的结构化数据,如医学影像数据、基因数据和生物标志物数据;而非结构化数据,如人工笔记、医学期刊与患者调查等则依靠专门的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在PubMed公开数据中,2012-2020年在医学文献中使用到的热门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主要包括:1)支持向量机(38%),主要应用于识别成像生物标志物和医疗影像分析;2)神经网络(34%),主要应用于生化分析、图像分析和药物开发;3)逻辑回归(4%),主要用于疾病风险评估和临床决策辅助系统。
经过20多年信息化发展,国内沉淀了一定的数据。过去,由于以钱财物管理为主,把手工病历变成电子病历,没有深入研究设计“问诊、体征、检验检查等与诊断的逻辑关系,治疗方案与临床疗效评价的逻辑关”的解决方案,用过去20多年数据,研究诊疗人工智能,显然不合适。
发明内容
智慧诊疗云平台,采用大数据、神经网络和区块链等技术,创建AI专家大脑,优化诊疗模型。挖掘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治愈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专家工作经验与普通医生共享,研究团队模仿人类认知模式,以独创的思维模式,创建专家诊疗模型。采用大数据、AI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边使用、边优化专家诊疗模型,随着应用数据增加,诊疗模型自动优化,不断提高准确率和治愈率。
智慧诊疗云平台,利用AI技术,寻找诊疗內在规律,通过深度机器学习,自动优化诊疗方案,给医务人员提供更精准诊疗决策方案!建立AI专家大脑,自动优化诊疗方案(如:聚百慧诊断模型图2和聚百慧治疗模型图3),挖掘诊断准确率(提升30-40%)和治愈率潜力,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专家效能放大12倍,边使用、边学习、边提高,解决人才培养瓶颈;快速培养优秀人才,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功能模块如下:
系统管理
1.系统参数
2.系统字典
3.数据字典
4.系统日志
用户管理
1.就诊用户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生日、籍贯、民族、学历、职业和居住地址等)和健康信息。
2.医务人员
按临床科室分类,职务,技术职称,专业特长,个人基本信息等。
3.专家管理
按临床科室分类,按疾病分类,职务,技术职称,专业特长,个人基本信息等。
4.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基本信息。
5.合作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朝阳医疗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朝阳医疗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