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4530.4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胁元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50/103;H01M50/586;H01M50/59;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双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极体与外装体之间的局部放电的产生的电池。绝缘片包括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一左侧片部、第二左侧片部、左侧底片部、第一左侧连接部及第二左侧连接部。在绝缘片通过第一左侧片部、第二左侧片部、左侧底片部、第一左侧连接部及第二左侧连接部形成有第一连通路径,所述第一连通路径在第一左侧连接部及第二左侧连接部各自的外装体的开口部侧的端部的位置具有第一开口端,并使绝缘片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第一连通路径位于电解液从绝缘片的外侧浸入到最接近外装体的底部侧且一对第二侧壁(104a、104b)中的一侧的棱线部的电极体的端部(20e)的最短浸入路径上。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公开了蓄电装置的结构的现有文献,有日本特开2019-29218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19-29218号公报中记载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体、绝缘保持件及外装壳体。绝缘保持件收容电极体。在外装壳体与绝缘保持件及电解液一起收容有电极体。绝缘保持件通过将绝缘片弯折而形成。绝缘片由被多个折痕和多个缝隙划分而成的多个片元件构成。
在由于电池周边的浸水等而在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中的位于两端的电池彼此之间形成有被施加高电压的短路路径的情况下,会在位于短路路径的电池的内部对电极体与外装体之间施加高电压,有可能会通过由绝缘片的缝隙形成的电极体与外装体之间的间隙而破坏电极体与外装体的绝缘并产生局部放电。
发明内容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电极体与外装体之间的局部放电的产生的电池。
基于本技术的电池具备电极体、金属制的外装体、封口板及一块绝缘片。电极体具有正极板及负极板。外装体具有能够插入电极体的开口部,并收容电极体及电解液。封口板将上述开口部封口。绝缘片配置在电极体与外装体之间。外装体具有底部、一对第一侧壁及一对第二侧壁。上述底部与开口部对置。一对第一侧壁从上述底部的缘部竖立设置并且相互对置。一对第二侧壁从上述底部的缘部竖立设置并且相互对置,将第一侧壁彼此连接。绝缘片包括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一左侧片部、第二左侧片部、左侧底片部、第一左侧连接部及第二左侧连接部。上述底面部与上述底部对置。第一侧面部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一侧壁中的一方与电极体之间。第二侧面部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一侧壁中的另一方与电极体之间。第一左侧片部从上述第一侧面部的侧方的一方的端部弯曲,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一方与电极体之间。第二左侧片部从上述第二侧面部的侧方的一方的端部弯曲,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第一左侧片部重叠地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一方与电极体之间。左侧底片部从上述底面部的侧方的一方的端部立起,在上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一方与电极体之间位于比相互重叠的上述第一左侧片部及上述第二左侧片部靠外侧的位置。第一左侧连接部与上述第一左侧片部及上述左侧底片部中的每一个连续地设置,在与上述第一左侧片部及上述左侧底片部各自的边界被弯折,且被夹在上述第一左侧片部与上述左侧底片部之间。第二左侧连接部与上述第二左侧片部及上述左侧底片部中的每一个连续地设置,在与上述第二左侧片部及上述左侧底片部各自的边界被弯折,且被夹在上述第二左侧片部与上述左侧底片部之间。在绝缘片通过上述第一左侧片部、上述第二左侧片部、上述左侧底片部、上述第一左侧连接部及上述第二左侧连接部形成有第一连通路径,所述第一连通路径在上述第一左侧连接部及上述第二左侧连接部各自的外装体的开口部侧的端部的位置具有第一开口端,并使绝缘片的内侧与外侧连通。上述第一连通路径位于电解液从绝缘片的外侧浸入到最接近外装体的底部侧且上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一侧的棱线部的电极体的端部的最短浸入路径上。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将从与附图相关联地理解的与本发明相关的接下来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I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除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所具备的外装体及绝缘片以外的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未经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4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源双电池的供电电路及平板终端
- 下一篇:装配式泥浆多级除渣净化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