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782.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雅婷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54;C08J5/18;C08L67/04;C08L89/00;C08K3/26;C08K9/04;C09D187/00;C09D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塑料 复合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所述复合隔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聚乳酸层,所述下层为聚丙烯酸层。本发明通过对复合薄膜组分、制备工艺的设置,形成上层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中层为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聚乳酸,下层为聚丙烯酸,且中层孔隙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交联丙烯酸的复合塑料薄膜,所制上中下层均为可降解塑料材质,使得复合薄膜在具备较好降解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防雾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降解塑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
背景技术
塑料为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将单体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树脂,可任意形成具有各种形状且能保持形状不变的产品;塑料薄膜为其中一种,为利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常作为包装膜或覆膜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由于一些塑料的特性,所制得的塑料薄膜难以降解,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使用可降解塑料已成为未来趋势。可降解塑料能够满足各项使用性能在保存期内不变,且使用后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而现有的一些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速率较慢,使用时力学性能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聚乳酸层,所述下层为聚丙烯酸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聚乳酸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48~56份不饱和脂肪族聚酯、24~3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5~10份聚乙二醇、14~18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48~52份聚乳酸、16~18份大豆分离蛋白、30~36份碳酸钙、0.5~1份钛酸酯偶联剂。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4~16份丙烯酸、40~4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12份丙烯酰胺、18~22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9~11份丙烯酸丁酯。
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中层:
取碳酸钙、钛酸酯偶联剂,搅拌共混,制得改性碳酸钙;
取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碳酸钙搅,加入聚乳酸搅拌共混,制膜拉伸,制得中层;
(2)制备复合薄膜:
取上层和下层的物料分别制备溶液,涂布于中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升温反应,形成上层和下层,制得复合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取碳酸钙、钛酸酯偶联剂共混,置于100~120℃温度下高速搅拌10~16min,制得改性碳酸钙;
取大豆分离蛋白溶于去离子水,制得浓度为18~22%的溶液,加入改性碳酸钙搅拌共混,加入聚乳酸的三氯甲烷/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流平制膜,干燥,加热进行拉伸,人工制孔,制得中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取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加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置于70~80℃温度下,反应60~120min,制得预聚体;
取预聚体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加入不饱和脂肪族聚酯、过氧化苯甲酰共混,置于70~80℃温度下反应60~90min,制得第一涂料;
取丙烯酸酯单体加入溶剂共混,加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制得第二涂料;
取中层,在其上表面涂布第一涂料,在其下表面涂布第二涂料,于70~80℃温度下反应6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雅婷,未经陈雅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