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片形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1762.4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8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祥;邢海霞;刘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亚美羽毛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B11/02;G01B11/2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赖灿彬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片 形态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片形态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前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红外检测件,传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调节件,每个调节件上均设置有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筒,夹持筒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插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弹性环垫,弹性环垫上端和下端均接触设置有环形推板,两个环形推板相反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插槽内侧壁连接的第一升降件,在夹持件夹持的毛片竖直状态时,传送带毛片向右运输,红外检测件用于检测毛片高度,第一调节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调节转轴转动,使得毛片由竖直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在夹持件夹持的毛片水平状态时,两个红外检测件用于检测毛片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羽毛球毛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片形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羽毛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毛片尺寸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配毛,便于插在羽毛球球头上的16个毛片进行尺寸等一致的配毛工作,进而保证羽毛球的高品质基础。
现有的羽毛球毛片根部直径较小时,夹具不容易完全夹紧,另外夹具即使夹紧了毛片容易对其损害,使得导致夹持效果不好,夹持效果不好使得毛片检测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毛片形态检测装置,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片形态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前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红外检测件,所述红外检测件下端连接有第三升降件,所述第三升降件用于调节红外检测件上下调节,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调节件,每个所述调节件上均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对毛片进行夹持,所述传送带用于带动毛片从左到右运输,所述调节件用于控制夹持件转动,使得夹持件夹持的毛片竖直状态与水平状态的转换,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传送带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转轴,所述第一调节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筒,所述夹持筒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弹性环垫,所述弹性环垫上端和下端均接触设置有环形推板,两个所述环形推板相反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插槽内侧壁连接的第一升降件,在夹持件夹持的毛片竖直状态时,传送带毛片向右运输,红外检测件用于检测毛片高度,第一调节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调节转轴转动,使得毛片由竖直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在夹持件夹持的毛片水平状态时,两个红外检测件用于检测毛片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环形推板中央开设有穿口,所述弹性环垫下方设置有可穿过所述穿口的推杆,所述推杆下端连接有与所述插槽连接的第二升降件。
可选的,所述红外检测件下端连接有第三升降件,所述第三升降件用于调节红外检测件上下调节。
可选的,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输送斗,所述输送斗的输出口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输送斗的下端连接有椭圆输送管,所述椭圆输送管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传送带右侧设置有收料箱。
可选的,所述夹持筒上端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毛片包括羽毛区和毛梗,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毛片上羽毛区距离夹持筒上端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转轴端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夹持筒连通,所述连接杆为L型。
可选的,所述弹性环垫为空心环垫,所述空心环垫内可填充液体或者气体,所述空心环垫通过连通管连通有泵体。
可选的,所述空心环垫内填充空气,所述空心环垫通过充气管连通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喷气管连通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插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亚美羽毛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为县亚美羽毛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片曲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联机空调并联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