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NFIS-ESKF的地面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0522.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解杨敏;冯洋;朱杰;耿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C21/16;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nfis eskf 地面 移动 机器人 传感器 融合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ANFIS-ESKF的地面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包括模块1、模块2、模块3和模块4共四个计算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1,建立轮式-IMU里程计(WIO)的测量模型,推导系统的状态方程;
所述模块2,建立视觉里程计(VO)的测量模型,推导系统的观测方程;
所述模块3,用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对WIO和VO的运动估计信息进行融合;
所述模块4,建立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根据WIO和VO的直接信息,推断里程计的运动状态,实时调整ESKF中预测模型和测量模型的协方差矩阵;该模块在使用前需要根据GPS数据对ANFIS进行训练;
所述模块1的输入是轮式里程计数据和IMU数据,输出是相邻时刻IMU坐标系的位姿估计;模块2的输入是双目相机拍摄的照片,输出是相邻时刻相机坐标系的位姿估计;模块3的输入是模块1和模块2的输出,输出是相邻时刻IMU坐标系的位姿估计;模块4的输入是模块1中WIO和模块2中VO的中间数据,输出是模块3中需要使用的WIO和VO的协方差矩阵;
整个定位程序的输入是IMU数据、轮式里程计数据、相机数据,输出是IMU坐标系的位姿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NFIS-ESKF的地面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所述模块1中建立WIO测量模型,具体如下:
IMU包括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考虑到测试系统加速度计中的噪声极大地影响了位移估计,选择仅使用陀螺仪来估计方向变化;作为补偿,引入车轮编码器进行平移运动计算,并与陀螺仪集成,融合为轮式-IMU里程计WIO,提供完整的六自由度运动估计;WIO为ESKF系统提供移动机器人运动状态的预测;
下面的式子(1)展示了i+1时刻WIO测得的IMU坐标系{I}的位置变化:
其中是i+1时刻测得的IMU坐标系的姿态变化,是轮式里程计坐标系{W}相对于IMU坐标系的位置标定关系,是轮式里程计坐标系相对于IMU坐标系的姿态标定关系,是i+1时刻测得的轮式里程计坐标系的位置变化,I是单位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NFIS-ESKF的地面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1中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具体如下:
定义系统的状态为:
其中pi为i时刻IMU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的位置,qi为i时刻IMU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的姿态,为i时刻IMU角速度偏移;
那么根据WIO测量模型得到系统的名义状态方程为:
其中是i时刻轮式里程计的测量值,是i时刻IMU坐标系相对于0时刻的姿态,是i时刻IMU测得的角速度,是i时刻IMU的角速度偏移,Δt是IMU的采样周期,[γi]×指的是γi对应的反对称矩阵;pi+1表示i+1时刻IMU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IMU坐标系的位置,表示i+1时刻IMU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IMU坐标系的姿态对时间的导数,表示i+1时刻IMU角速度偏移对时间的导数;
误差状态方程为:
其中θi是qi对应的李代数,ωni是IMU的测量噪声,是IMU角速度偏移的导数;表示i时刻轮式里程计的测量噪声;ωni表示i时刻IMU的角速度测量噪声;Δt表示IMU采样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05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