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NN的智能评估分诊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9498.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俊;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威众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50/20;G16H50/70;G06V20/58;G06F16/29;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侯越玲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nn 智能 评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NN的智能评估分诊系统及方法。所述智能评估分诊系统至少包括智能评估分诊模块和智能手持设备。智能评估分诊模块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以生成分诊信息。智能手持设备能够与智能评估分诊模块数据连接以获取分诊信息。智能评估分诊模块能够根据其对患者的初步诊断而确定疾病来确定其在与分诊信息相对应的医院内二维地图上的行进路线,并将二维地图的行进路线提供给用户的智能手持设备。将二维地图的行进路线提供给用户的智能手持设备包括:由中央服务器根据与之数据连接的监控摄像头所提供的人员密集程度信息而确定与二维地图的行进路线所对应的预测行经时间信息。所述智能评估分诊方法能够用于所述智能评估分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NN的智能评估分诊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医院已经部署了分诊用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在数据方面连接到医院的中央服务器,但是目前机器人并没有从中央服务器获取地图数据的需求,也没有布置相应任务。目前分诊机器人集中于以语音引导的方式将病人引向适当窗口,医院核心服务工作仍然交由护士或医院工作人员来完成。对于人员密集程度很高的挂号窗口而言,这些机器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分流作用,一方面因为挂号是由专用设备完成的,另一方面因为医院的科室分布很远,挂号之后的具体位置仍然需要依赖人员或标牌的引导,所以机器人除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信息提供方式之外,并不能减少院内拥堵和人员不平衡的问题。目前已经有通过机器人向用户提供方向指引的技术方案,可惜这些机器人以方向指引为主,或者给予笼统描述,即便能够通过自身屏幕显示地图,用户也会因身在此山中而不知所踪。
例如,公开号为CN108877921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评估分诊方法和系统。该智能评估分诊方法,包括:从用户信息中抽取与疾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作为候选因素信息;根据候选因素信息,从医学文献中获取与症状相关的多种疾病以及治疗措施作为鉴定知识信息;将鉴定知识信息与候选因素信息进行匹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确定疾病所属科室或者用户信息已抽取并匹配完毕,返回分诊结果。该方法和系统通过分析和用户的交互内容,从医学文献或者其他医学数据中发现相关知识和规律从而形成鉴定知识信息的医学证据,进而分析用户的患病情况并给出相关建议。从而达到根据用户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匹配出可能的疾病及其隶属专科,并推荐有效的就诊的科室或就医路径的目的。但是,该发明仍存在以下技术不足:由于用户(例如患者)进入医院后更多面对自助设备进行分诊操作,当用户被所述发明的智能评估分诊系统分诊之后,该系统不能向用户给出去往相应诊室所需时间长度和/或等候长度。此时有些病患因熟悉院内情况可以自行前往相应诊室;对于不熟悉院内情况或行动受限的人员(例如需要搭乘转运车或病床前往诊室的人员)而言,至少需要结合医院内的医院二维地图布局来确定合理的行进路线。然而实际情况可能还更为复杂,这是因为院内存在大量突发情况(例如道路封闭、电梯管控等),所以需要分诊系统具有更为灵活的配置方式,尤其是在中央服务器的全局数据预测支持下。而在该发明中也并未涉及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医院内的临时道路变化情况反映至用户的手持设备或推荐路线之中;此外,更重要的是医院的中央数据库也不可能实时地对医院内的道路的通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该医院所对应的二维以及三维数据进行实时地更新,进而可能造成基于所提供已包含失效信息在内的行进路线而无法找到就诊的科室或者无法实现应有的导诊作用。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进行改进。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威众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威众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房屋拼装连接部件
- 下一篇:一种蟾蜍阶段膨化饵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