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变换单元、逆变器及光伏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8964.3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H02M7/42;H02J3/38;H02S4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延美花;刘芳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变换 单元 逆变器 发电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变换单元、逆变器及光伏发电系统。本申请提供的电压变换单元中包括变压器、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其中,原边电路中包括开关管,副边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回路和第二电路回路,第一电路回路中包含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一储能单元,第二电路回路中包含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储能单元。本申请提供的电压变换单元,能够在开关管导通时,实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且第二开关单元不导通,而在开关管关断时,实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第一开关单元不导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变换单元、逆变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101与逆变电路102。光伏组件101的正极(PV+)和负极(PV-)与逆变电路102的电信号输入端口的相连,逆变电路102的电信号输出端口(包括零线端口L和火线端口N)用于连接交流电网。
光伏组件101在光照下会生成直流电压信号并输出至逆变电路102,然后逆变电路102再将该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并输入到交流电网中。光伏组件101在光照下生成直流电压信号的状态可以称为工作状态。
通常,光伏组件101在工作状态下,光伏组件101的负极(PV-)与光伏组件101的接地金属边框之间会产生负电压。光伏组件101的负极(PV-)与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负电压导致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下降。该现象通常称为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degradation,PID)效应。
因此,如何对PID效应进行修复,以减缓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下降,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压变换单元、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能够用于减缓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下降,进一步地,还能够降低逆变器中的变压器所需的副边绕组的匝数,进而降低变压器体积大、成本高以及变压器的EMI特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中包括变压器、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所述原边电路中包括开关管,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回路,所述第一电路回路中包含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一储能单元;所述副边电路还包括第二电路回路,所述第二电路回路中包含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储能单元,所述第二储能单元的正极用于连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的负极,所述第二储能单元的负极用于与地连接;所述修复装置在所述开关管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不导通;所述修复装置在所述开关管关断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不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修复装置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导通时,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且第二开关单元不导通,因此当修复装置的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导通时,可以实现为第一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而又由于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关断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第一开关单元不导通,因此当修复装置的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关断时,可以实现为第二储能单元充电。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储能单元的正极用于连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二储能单元的负极用于与地连接,因此,修复装置在用于修复光伏组件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时的修复电压在数值上等于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导通时第一储能单元上的电压再加上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关断时的副边绕组上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若需要输出的第二储能单元上的电压是固定的,由于一部分电压可以通过第一储能单元来提供,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储能单元上的电压是全部依靠副边绕组上的电压来提供,就可以减少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在关断时的副边绕组上的电压,进一步地,由于副边绕组上的电压与副边绕组的匝数通常是相关的,通常情况下,若需要的副边绕组上的电压越多,对应的副边绕组的匝数也就越多。因此,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减少原边电路中的开关管在关断时的副边绕组上的电压,因此可以实现减小副边绕组的匝数,进而降低变压器体积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地,由于减小了副边绕组的匝数,从而也降低变压器的EMI特性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8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