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8511.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9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耿大喜;应恩泽;张德远;刘逸航;周泽华;孙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李会娟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超声 偏心 磨刀 | ||
1.一种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包括上下设置的钻杆(3)和切削段(4),所述钻杆(3)和所述切削段(4)均为中空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杆(3)的直径比所述切削段(4)的直径大2-4mm;
所述切削段(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偏心设置,所述切削段(4)的内侧壁、外侧壁和底部均设置磨粒(41);
所述偏心套磨刀具中所述切削段(4)的外径D与高度l2、所述钻杆(3)的外径D'与高度l1、所述切削段(4)的偏心距(d)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Fh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横向磨削力,E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材料的弹性模量,r为料芯(51)的半径,Δ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所制孔的孔径误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偏心设置,所述切削段(4)与所述钻杆(3)的偏心距(d)均为0.2-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环圆心为基准,位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同一径向方向上的所述磨粒(41)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磨粒(411)、第二磨粒(412)和第三磨粒(413)中的一种至多种,且所述第一磨粒(411)、所述第二磨粒(412)和所述第三磨粒(413)的粒径依次增大;
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环圆心为基准,同一圆环上的所述磨粒(41)的粒径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环圆心为基准,位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同一径向方向上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多列所述磨粒(41)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粒(411)的粒径为70-75目;
所述第二磨粒(412)的粒径为120-125目;
所述第三磨粒(413)的粒径为140-150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较薄一侧的壁厚为0.3-1.2mm;
所述切削段(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所述磨粒(41)的粒径均为125目-150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削段(4)的轴向,所述切削段(4)内侧壁上的所述磨粒(41)间隔设置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至少一列所述磨粒(41)沿所述切削段(4)内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沿所述切削段(4)的轴向,所述切削段(4)外侧壁上的所述磨粒(41)间隔设置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至少一列所述磨粒(41)沿所述切削段(4)外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套磨刀具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钻杆(3)顶部的螺纹柄(1)和定位锥部(2),所述螺纹柄(1)的外周向侧壁设置用于和旋转工具的主轴连接的螺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超声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设置8列所述磨粒(41)时,Fh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r2为第二磨粒(412)的半径,r3为第三磨粒(413)的半径,C1、C2、a为经实验测得的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磨削力系数,f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每转进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85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