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轮交通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6183.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郭定芳;孙兆文;张浩;许杰;张如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J45/41;B62J4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谢层层;李雅琪 |
地址: | 2011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工具 |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两轮交通工具,涉及一般车辆技术领域,所述两轮交通工具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轮交通工具行驶;坐垫,所述坐垫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用于感知坐垫上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乘车人员的数量,在乘车人员的数量不满足预定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通过该设置,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两轮交通工具超载行驶在马路上的情形。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般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轮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两轮交通工具,例如两轮电动车、两轮摩托车等。与三轮、四轮交通工具相比,两轮交 通工具具有轻巧、便捷、便宜、对驾驶人要求低的优势,因此成为很多人优选的交通工具。 为提高驾驶人的舒适度,两轮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座位通常设置得较宽、较长,这种设计形式 使得座位上实际能够坐两人以上。
然而,轻便型的小型两轮交通工具通常是按照只承载一个人(即驾驶人)的标准设计的,一般多载一个12岁以下的儿童不会超载,若多载两个以上的儿童或多载一个成年人都会超载。这里的“超载”是指:载人后整车重量超过设计标准使得整车重心不稳,导致刹车、转向容易失控。另一方面,除去电瓶或油箱、气箱之后,轻便型的小型两轮交通工具的车架重量通常只有35公斤左右,负荷能力有限,若超载则会导致车架超负荷,构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目标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轮交通工具,以解决两轮交通工具超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两轮交通工具,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 轮交通工具行驶;坐垫,所述坐垫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用于感 知坐垫上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 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乘车人员的数量,在乘车人员的数量不满足预定条件 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沿坐垫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的 大小和/或各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乘车人员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开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 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断开,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 二导电体作为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按键,所述按键上朝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电 体;当按键上方的坐垫部位所承载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值时,所述按键被按下使得所述第三 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接触并形成电流通路;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底 板上,用于将所述按键弹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底板、按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且所述按键上朝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磁体;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磁体,且所述按键上朝 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当按键上方的坐垫部位所承载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值 时,所述按键被按下并带动所述磁体与所述霍尔传感器靠近,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一信号; 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将所述按键弹起以带动所述磁体远离所述霍尔传感器, 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支点,固定设 置在所述底板上,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点的两侧;盖板,通过转 轴可活动设置在支点上;当第一开关组件上方的坐垫部位所承载的压力大于第二开关组件上 方的坐垫部位所承载的压力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上方的盖板被压下,并带动第一开关组件 的按键被按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坐垫的对称轴上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