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形插接口式高导热型浇筑母线槽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3262.6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军;周杰;薛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H02G5/06;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接口 导热 浇筑 母线槽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形插接口式高导热型浇筑母线槽连接器,包括梯形槽口连接器和母线槽;相邻母线槽通过梯形槽口连接器连接;所述梯形槽口连接器上开设有若干插接口;所述母线槽内置有母线铜排,母线铜排的两端为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第二母线铜排接头,相邻母线槽连接时,第一母线铜排接头与插接口一侧贴合,第二母线铜排接头分别与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插接口另一侧贴合。本发明通过制成套连接器,使用插接方式连接母线两端,省去相关构件及现场浇筑脱模程序,达到母线槽现场连接安装迅速便捷的效果;本发明通过高导热型连接器固定母线槽两端铜排,达到降低母线接头温度并提高其运作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形插接口式高导热型浇筑母线槽连接器。
背景技术
母线槽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浇注母线槽是采用高性能的绝缘树脂和多种无机矿物质浇注而成,采用合理的“三明治”相线紧密叠压结构设计。但传统浇筑型母线槽接头通过连接铜排相连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并产生接头发热严重的问题,且存在浇筑型母线槽连接时连接件和安装模具繁多影响了安装效率的问题。
特种刚玉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满足于日用和特殊性能的需要。矽胶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良好、自黏、绝缘、防震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084136.9公开的一种“一种树脂浇筑母线槽水平加垂直弯母线”虽然能提高母线的强度,避免母线的滑动并保证交接处的绝缘性,但交接处仍使用螺栓固定,在降低接头温度方面仍需弥补。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1097831.X公开的“一种浇筑母线槽接头”虽然降低了母线槽接头部位的工作温度,但其所需的安装构件较多,对生产与安装效率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梯形插接口式高导热型浇筑母线槽连接器,通过工厂预制成套连接器,使用插接方式连接母线两端,解决了传统浇筑型母线槽连接时连接件和安装模具繁多影响了安装效率的问题;通过高导热型梯形槽口连接器固定母线槽端部铜排,解决了传统浇筑型母线槽接头通过连接铜排相连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并产生接头发热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梯形插接口式高导热型浇筑母线槽连接器,包括梯形槽口连接器和母线槽;相邻母线槽通过梯形槽口连接器连接;所述梯形槽口连接器上开设有若干插接口;所述母线槽内置有母线铜排,母线铜排的两端为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第二母线铜排接头,所述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第二母线铜排接头均突出于母线槽,所述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第二母线铜排接头的个数不多于插接口的个数;相邻母线槽连接时,第一母线铜排接头与插接口一侧贴合,第二母线铜排接头分别与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插接口另一侧贴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母线铜排接头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靠近母线槽,所述第二母线铜排接头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远离母线槽;相邻母线槽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梯形槽口连接器的上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
上述方案中,所述梯形槽口连接器外表面上浇注有环氧树脂。
上述方案中,所述梯形槽口连接器由高散热型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接口为沿母线槽纵向方向开设,插接口宽度与第一母线铜排接头和第二母线铜排接头的宽度相等,插接口上靠近第一母线铜排接头侧的高度为母线端部铜排厚度的两倍,靠近第二母线铜排接头侧的高度略小于母线端部铜排厚度的两倍;所述母线端部铜排为第一母线铜排接头或者第二母线铜排接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母线槽由环氧树脂浇注母线铜排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绝缘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3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