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3209.6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单联瑜;吴俊鸿;彭光前;孟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35 | 分类号: | F24F1/0035;F24F1/0063;F24F5/00;F24F13/2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婵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空调 室内 系统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循环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对所述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将室外气流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新风换热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新风换热件能够被控制形成热端和冷端,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冷状态下,所述冷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对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冷,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热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用户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配置新风模块来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流再排入室内。
但是,在该相关技术中,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时,以降低或者提升室内温度的情况下,会导致排入的新风与室内温度的温差比较大,进而导致新风排出口处容易生成凝露,进而形成水滴,极易在新风的作用下将凝露吹向用户,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
循环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对所述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将室外气流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
新风换热件,所述新风换热件能够被控制形成热端和冷端,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冷状态下,所述冷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对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冷,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热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热。
可选的,所述新风换热件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方为冷端、相对的另一方为热端;
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和所述新风管道,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第一端产生的热量或冷量传导到所述新风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的形状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贴附接触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表面;或者,
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翅片,所述第一导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内部。
可选的,还包括:
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排出所述循环风换热器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
所述换热件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排水管,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排水管的冷量传递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对所述第二端进行散热。
可选的,还包括:
冷媒管,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在所述循环风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传输;
所述换热件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媒管,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冷媒管的冷量传递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对所述第二端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3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