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3208.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陶益;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2;C02F1/7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原位 移动式 处理 装置 方法 | ||
一种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船体、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和紫外线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包括投加模块和投药架;所述投加模块用于向水体投加过氧化氢,所述投药架以可调入水深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投加模块安装在所述投药架上;所述紫外线处理模块以可调入水深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船体上,且相对于所述投药架设置于行船方向的下游,用于向水体施加紫外辐照;所述船体用于在水体中巡航,以载着所述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和所述紫外线处理模块对水体进行移动式水下原位处理。该装置可针对大面积水体或特定区域水体进行移动式水下原位处理,并可提供多模式过氧化氢紫外联用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对藻类水华与赤潮的有效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藻类水华或赤潮治理的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藻类水华与赤潮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而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后,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藻类水华与赤潮消耗水体营养物质,藻体死亡过程消耗水体溶解氧,造成其他水生动植物死亡。藻类水华或赤潮在湖泊、水库、河流、海洋中频繁暴发,给水源地保护、给水处理、水产养殖、海洋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
常用的藻类水华或赤潮治理技术装置包括基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装置。物理方法如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分离等,对于藻细胞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但是灭活效果较差,对于胞外藻毒素几乎没有去除效果。此外,沉淀分离等装置仅仅实现藻类水华与赤潮的物理处理,而且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水体以下的原位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及方法,提高水体的藻类水华与赤潮的灭活效率并有效去除导致藻堵塞等藻类有害产物。
除移动式原位处理外,进一步地,本装置也可以提供紫外-过氧化氢的联用处理(含不同联用模式,同时联用、间歇联用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包括船体、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和紫外线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包括投加模块和投药架;所述投加模块用于向水体投加过氧化氢,所述投药架以可调入水深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投加模块安装在所述投药架上;所述紫外线处理模块以可调入水深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船体上,且相对于所述投药架设置于行船方向的下游,用于向水体施加紫外辐照;所述船体用于在水体中巡航,以载着所述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和所述紫外线处理模块对水体进行移动式水下原位处理。
上述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是一种移动式高级氧化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可以针对大面积水体或特定区域水体进行移动式水下原位处理;装置中所设的紫外线处理模块与过氧化氢处理模块可以相互配合联用,形成胞外清扫、强化进胞,对水体中的藻类生物质实现高效高级氧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上述装置能够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实现藻源有机物、EOM(胞外有机质)、EPS(胞外聚合物)的预处理,强化藻细胞灭活效果和对水华藻类的抑制效果,且有利于降低紫外线与过氧化氢使用剂量。在上述水体原位移动式处理装置中,所述船体能够控制整个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式。所述船体的运行速度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所需处理水域面积和体积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投药架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氧化氢处理模块还包括曝气模块,所述投加模块包括用于输出过氧化氢的液相喷嘴,所述曝气模块包括配合所述液相喷嘴的位置设置的气相喷嘴,通过所述气相喷嘴曝气形成的湍流增强过氧化氢在水体中的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3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