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带成品检测用一体检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2439.0 | 申请日: | 2022-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杰;李洋;王运红;唐全胜;张杨;王艳景;刘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G01N21/01;G01N3/08;G01B7/14;G01B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张朝阳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检测 一体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V带成品检测用一体检测平台,涉及V带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单次仅能够对一件成品进行检测工作的问题。所述装置底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装置底箱上端的一侧安装有三个固定台板,所述固定台板外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台板并延伸至装置底箱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外部相对于装置底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外部相对于装置底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内腔内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内腔内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V带成品检测用一体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V带即V形胶带,是一种独特的传送带,是一种用于传递力和物品运输的机械设备。其安装容易、占地面积小、传动效率高和噪音小等优点。是断面为梯形的环形传动带的统称,分特种带芯V带和普通V带两大类。普通V带是一种横断面为梯形的环形传动带,它适用于小中心距与大传动比的动力传递,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机床以及一般的动力传动。V带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质量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基准长度极限偏差、中心距变化量、疲劳性能等,而疲劳性能的检测标准一般为疲劳寿命不小于107次,24h中心距变化率不大于2%。
现有的中心距检测主要通过两个带轮之间的间距实现,通过增加拉力,检测不同拉力下的V带中心距,检测精度较高,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中心,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种高效的检测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V带成品检测用一体检测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检测装置单次仅能够对一件成品进行检测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V带成品检测用一体检测平台,包括装置底箱,所述装置底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装置底箱上端的一侧安装有三个固定台板,且固定台板依次分布,所述固定台板外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台板并延伸至装置底箱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外部相对于装置底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外部相对于装置底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内腔内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内腔内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升降装置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四传动齿轮,且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装置底箱与固定台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V带齿轮,所述固定台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V带的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外部远离第一传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与装置底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且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腔内部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内壳,所述固定内壳的内部安装有三个第三传动杆,且第三传动杆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内壳的外部,所述第三传动杆外部相对于固定内壳外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五传动齿轮,且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杆外部相对于固定内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六传动齿轮,所述固定内壳内部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的外部安装有传动带,且传动带与第二驱动齿轮和第六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箱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处理器,且控制处理器与装置底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外壳,且固定外壳与固定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相对于固定台板与装置底箱之间位置处安装有光电码盘,且光电码盘的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2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