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1678.4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陆从相;戴之华;丁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服装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H3/00 | 分类号: | A41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海尧 |
地址: | 33020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线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包括S1:先将平面袖窿弧线圆成袖窿眼,并在袖窿眼上标点,包括点D、C、E、I、H,作两条分别相切于点D和点E的弧线AD和BE,使点A和点B可相交于袖窿眼上的C点;S2:过点F和I分别作线L1和L2,过点H和G分别作线L3和L4;S3:在L1上作点J,并连接JD,在L3上作点L,并连接LE,在L2上作点K,并连接IK,在L4上作点M,并连接HM;S4:连接J、D、I、K点作线,连接L、E、H、M点作线;其中,所述L1和L2平行设置,所述L3和L4平行设置。通过采用此方法,可以解决直线型袖窿和弧线型袖山不能做到完全吻合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袖子的美观,以及降低了设计和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方”型袖窿的袖山弧线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最终导致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成衣袖窿形状时会刻意的避开“方”型袖窿的设计,即使设计了“方”型袖窿,打版师傅也只能应用现有的“U”型袖窿的袖山弧线设计方法去设计“方型袖窿的袖山弧线。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对“方”型袖窿的袖山弧线设计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袖山斜线法:我国的比例法及国外的各种原型法都是采用此种设计方法。但是现有技术的设计方法是借用“U”型袖窿的设计方法,所以设计出的袖山弧线不能够与衣身袖窿完全相匹配,袖子在袖山部分很难做到圆润饱满贴合,都要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下才能勉强达到效果,同样在袖底部分衣身袖窿是由直线围成的“方”型,而袖子的袖山弧线呈弧线型,所以“直线”型袖窿和“弧线”型袖山根本就不能做到完全吻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型袖窿和弧线型袖山不能做到完全吻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袖山弧线的设计方法,包括:
S1:先将平面袖窿弧线圆成袖窿眼,并在袖窿眼上标点,包括点D、C、E、I、H,作两条分别相切于点D和点E的弧线AD和BE,使点A和点B可相交于袖窿眼上的C点;
S2:过点F和I分别作线L1和L2,过点H和G分别作线L3和L4;
S3:在L1上作点J,并连接JD,在L3上作点L,并连接LE,在L2上作点K,并连接IK,在L4上作点M,并连接HM;
S4:连接J、D、I、K点作线,连接L、E、H、M点作线;
其中,所述L1和L2平行设置,所述L3和L4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S2后过F点作与L2垂直的角度线。
优选的,所述角度线的角度可改变。
优选的,所述S1中的袖窿眼的一端为半圆型结构,另一端为半方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S1中AD的长度与CD的长度相同,BE的长度与CE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点F和点G的确定方法为,相切于点D和点E作胸宽线和背宽线,过点C作水平线,分别与胸宽线和背宽线相交于点F和点G。
优选的,所述S4中的JD的长度与CD的长度相同,LE的长度和CE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JD和LE为弧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此方法,能够清晰的设计出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的匹配关系,能够准确直观的设计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的对位点,对位点既能够控制袖山弧线的长度又能同时控制袖山弧线的高度与立体袖窿相吻合匹配,从而可以解决直线型袖窿和弧线型袖山不能做到完全吻合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袖子的美观,以及降低了设计和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服装学院,未经江西服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1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线组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主检测的智能开关柜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