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1032.6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9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霞;朱家晓;王聪;林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10/60 | 分类号: | G06N10/60;G06F16/9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近邻 knn 改进 函数 量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其包括:获取一组待分类样本点的原始数据并将其归一化,基于最近邻KNN确定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所有样本点的波函数参数,波函数参数包括计算波函数所服从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计算量子聚类的势能面,根据所计算的势能面来确定分类个数和分类边界。本发明所提方法继承了量子聚类方法的所有优点,且更适合对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数据进行分类,为数据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既不需要人为给定任何输入参数,也不需要给出样本数据的分类标签,即可计算得到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实用性强且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类技术领域,涉及数据的分类,特别是一种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聚类方法是一种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所提出的聚类模型,该模型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粒子都倾向于处于势能值最低处,而同一类粒子则会聚集于同一个势能极小值点附近,因此可通过计算粒子所处的势能面来进行聚类分析,每一个势能面的极小值点即代表着一个聚类的中心点,而势能值的极小值点个数即代表着聚类个数,最后通过势能值来判断粒子所归属的聚类中心点。相比于其他聚类方法,量子聚类不需要提前给出聚类的个数,对数据密度的变化更加敏感,自身输入的参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影响分类结果,在给定参数下具有完全确定的分类结果。这些优势使得量子聚类自发明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量子聚类中假设波函数服从高斯分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待分类的数据有可能不服从正态分布。此外,尽管量子聚类方法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无参数聚类方法,然而量子聚类方法仍然需要输入模型参数,目前常用KNN方法和“模式搜索”的方法计算输入模型参数。其中,最近邻KNN方法不需要提供样本标签就可以计算得到输入参数,然而其计算依然需要人为给出近邻个数这一参数,这使得量子聚类很难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无参数聚类方法;“模式搜索”方法虽然不再需要人为给定参数,然而该方法需要提供样本分类标签,这又有悖于量子聚类作为无监督学习的核心特点。因此,为适合对服从工程上常见的威布尔分布的数据进行分类,同时使量子聚类方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无参数聚类方法,寻求一种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以在既不人为给定参数、又不提供样本数据分类标签的情况下确定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并为数据分类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一组待分类样本点的原始数据并将其归一化,基于最近邻KNN确定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所有样本点的波函数参数,所述波函数参数包括计算波函数所服从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计算量子聚类的势能面,根据所计算的势能面来确定分类个数和分类边界。本发明所提方法继承了量子聚类方法的所有优点,且更适合对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数据进行分类,为数据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既不需要人为给定任何输入参数,也不需要给出样本数据的分类标签,即可计算得到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实用性强且准确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近邻KNN和改进波函数的量子聚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一组待分类样本点的原始数据并将其归一化;
S2、基于最近邻KNN确定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所述输入参数为波函数所服从分布的方差sweibull;
S21、依次计算所有可能近邻个数K的最近邻KNN结果
S22、计算最近邻KNN结果的增量
S23、寻找最近邻KNN结果的增量最大值对应的近邻个数:寻找最近邻KNN结果增量的最大值并找到所对应的近邻个数Kmax;
S24、获取所求近邻个数对应的最近邻KNN结果作为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基于步骤S21得到的所有最近邻KNN结果根据步骤S23获得的Kmax获取相应的最近邻KNN结果并以此作为量子聚类模型的输入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1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下一篇:用于香榧的全自动浸泡炒制装置及其炒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