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花蝽类天敌昆虫采集、饲养及释放一体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0969.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蒋正雄;桂富荣;陈永虹;杨茂兴;杨智雄;陈国华;羊绍武;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A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花 天敌 昆虫 采集 饲养 释放 一体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花蝽类天敌昆虫采集、饲养及释放一体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昆虫的采集、饲养、释放技术领域,其包括采集单元,包括一空心的采集桶;饲养及释放单元,包括悬挂部、中心柱、第一底盘和多层隔离平台;储虫单元,包括储虫桶,储虫桶的第一端为开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底盘。本发明避免了传统采集方法中拍盘法和扫网法效率慢及虫口损失率高的缺点,可在提高效率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小花蝽损伤率降低;同时该装置通过特有的结构与设计解决了传统饲养装置的存在的问题,为小花蝽的合理运用及害虫防控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的采集、饲养、释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花蝽类天敌昆虫采集、饲养及释放一体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小花蝽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花蝽科(Anthocoridae),是小花蝽属(
小花蝽作为田间害虫的优势天敌,由于能够取食蚜虫、粉虱等多种经济害虫而被人们作为生物防治天敌加以开发与利用。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小花蝽的商业产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花蝽极易逃窜且存在种间互残现象,在饲养条件数量大,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小花蝽互残现象尤为严重,而目前小花蝽的主要饲养及释放装置有培养皿、小型养虫笼、小型塑料罐等。培养皿装置避免了南方小花蝽的种间互残现象,是单头饲养的一种装置,但是此类装置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操作繁琐,无法进行大量饲养;小型养虫笼虽然饲养面积增大,但是却无法避免小花蝽的逃窜,导致虫口损失严重;小型塑料罐则是解决不了小花蝽种间竞争的问题。同时小花蝽的野外采集技术也限制了其被合理地运用。目前小花蝽采集的方法主要有拍盘法和扫网法,拍盘法是借助白盘能够使小花蝽易于被发现的一种采集方法,通过拍打花朵或者杂草将小花蝽拍打在白瓷盘上,随后通过小型塑料瓶进行单头的储存。而扫网法在大片草地或花丛中采集,扫的时候要左右摆动。用扫网捕到的昆虫不但种类多,个体多,一网可得数十、数百个小型昆虫,扫捕时由于反复在植物上网扫,所以扫到的不仅有很多种类的昆虫,同时还会有植物的叶、花、果实,当扫捕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复杂的挑选工作,虽然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大量的小花蝽,但是扫网法会不可避免的对小花蝽造成机械损伤,同时之后的挑选工作也会大大降低采集效率。释放装置目前也仅仅是将以上描述的三种饲养装置打开任由小花蝽自己逃逸,效率极低且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花蝽类天敌昆虫采集、饲养及释放一体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包括一空心的采集桶,所述采集桶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0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