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0334.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谭昊;刘天海;余洋;常伟;胡容平;彭卫红;王勇;姜邻;唐杰;李小林;吴翔;闫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根 型羊肚菌 栽培 用人 材料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及其用途,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单位面积出菇产量的人造材料,所述人造材料为颗粒状的三层复合材料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二氧化硅核心,中间营养层和外层碳酸钙层。本发明利用兼性菌根型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质子分泌能力的特性,利用所分泌的质子实现对碳酸钙层的腐蚀,同时针对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生长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对应于本发明中的人造材料上的三层不同的结构层,可在不同阶段针对性的满足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生长要求,进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单位面积出菇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传统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中一般采用普通土壤并施加相应的有机肥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进行栽培,但是这种传统的栽培方式,其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单位面积出菇产量往往不高。另外,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尤其是针对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情况而针对性的对其栽培土壤的要求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单位面积出菇产量的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所述人造材料为颗粒状的三层复合材料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二氧化硅核心,中间营养层和外层碳酸钙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间营养层中碳酸钙的质量占比为60~90%,其余掺杂有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生长所需的宏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进一步的是:所述宏量营养元素包括氮、磷和钾;所述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镁、钠、硫、氯、硼、铜、铁、锌、锰和钼。
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间营养层中碳酸钙的质量占比为60~90%,其余掺杂散布有硝酸钾、硫酸钙、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硼酸钠、硫酸铜、氯化亚铁、氯化锌、硫酸锰和钼酸铵的纳米晶体,且每一种化合物的纳米晶体独立存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纳米晶体为长宽高均不超过0.1微米的晶体。
进一步的是:内层二氧化硅核心为球形颗粒,其直径为90±10微米;中间营养层的厚度为50±5微米;外层碳酸钙层的厚度为10±2微米。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的用途:仅使用所述的人造材料用于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栽培。即不结合使用其它的土壤、肥料或者其他营养补剂等物料,即可实现对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栽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兼性菌根型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质子分泌能力的特性,利用所分泌的质子实现对碳酸钙层的腐蚀,同时针对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生长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对应于本发明中的人造材料上的三层不同的结构层,可在不同阶段针对性的满足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生长要求,进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单位面积出菇产量,可将兼性菌根型羊肚菌在普通土壤进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0.42kg每平方米左右提高至1.5kg每平方米左右,因而能够使产量得到巨大的提升,进而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内层二氧化硅核心1、中间营养层2、外层碳酸钙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未经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0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