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8632.7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仝睿;王楚平;王韵琦;余道才;汤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柏特(南通)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空气 有害物质 监测 警报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监测警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柱,且移动装置的顶部与安装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且安装柱的顶部与连接装置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且连接装置的顶部与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设置有监测装置,且固定装置的正面与监测装置的背面固定连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解决了传统监测报警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监测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警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主要是为了检测实验室内气体的安全性,对保障实验者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气体探测器固定安装在实验区域内,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实验区域内的操作会使气体探测器的探头上积攒灰尘、水蒸气等杂质,长此以往会影响气体探测器的监测灵敏度,且监测报警装置在进行位置安装时需要测试安装点的通风效果,进而使得监测报警装置可以快速监测到有毒物质,现提出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解决了传统监测报警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监测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通过设置移动装置,可以提高该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柱,且移动装置的顶部与安装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可以提高该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且安装柱的顶部与连接装置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且连接装置的顶部与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可以提高该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设置有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可以提高该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固定装置的正面与监测装置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框,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可以对实验室内部空气有害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当遇到有害物质超标时会触发监测器,进而通过监测器触发报警器,对实验室内部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实验室内部人员尽早撤离以及解决室内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且安装框的内壁与监测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监测器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且监测器的顶部与报警器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监测装置外部设置的隔绝框可以有效减缓灰尘颗粒的聚集,使得监测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较为灵敏的工作性能,所述安装框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绝框,且安装框的外表面与隔绝框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可以对监测装置进行加固处理,进而使得监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保持稳定,所述安装环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安装杆,通过固定装置内部设置的安装杆可以对监测装置进行加固处理,且安装环的外表面与安装杆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挤压杆,通过固定装置内部设置的挤压杆和挤压环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固定装置与固定柱之间安装可靠,进而使得监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撞击仍能保持稳定,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种实验室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警报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挤压杆的外表面与安装环的内壁相接触,挤压杆的右端设置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左端与挤压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柏特(南通)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雷柏特(南通)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