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矢量数据的存储方法、高效检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831.6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威;徐继;庞亚菲;魏汝兰;吴宝佑;宋磊;王显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6 | 分类号: | G06F16/56;G06F16/5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振明;谢绪宁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 数据 存储 方法 高效 检索 设备 介质 | ||
1.一种矢量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空间填充曲线算法将矢量数据对应的平面空间循环分解为多级大小相同的网格,所有的网格通过一条曲线串起来,且所述曲线均匀的填满整个平面空间;
对每个最小网格按照切分层级依次进行编码,获得每个网格的唯一编码,进而获得所述矢量数据对应的网格坐标编码;
存储所述矢量数据对应的网格坐标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划分的每一级大小相同的网格之间的连线均呈倒Z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最小网格按照切分层级依次进行编码,第一级网格对应的倒Z字形连线的四个端点所处的四个网格,根据经度和维度交错编码为:00、01、10、11,且所述编码值的大小与所述倒Z字形连线的四个端点一一对应;对第二级网格进行编码时,对应的倒Z字形连线的四个端点所处的四个网格,根据经度和维度交错编码,每个二级子网格的编码为:00、01、10、11,且所述编码值的大小与所述倒Z字形连线的四个端点一一对应,同时在每个网格的所述编码前面加上对应的第一级网格的编码;对于第三级网格或大于第三级网格,采用同样的原则依次进行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矢量数据对应的网格坐标编码转换为十进制数值,并将所述十进制数值作为所述矢量数据的网格坐标编码索引值;存储数据时,将所述的矢量数据的网格坐标编码索引值存储为该表的一列,并设置该列为表的主键ID;根据主键ID顺序存储所述索引值与对应的矢量数据。
5.一种矢量数据的高效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所述矢量数据进行存储,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查询条件中的几何图形或坐标范围,计算需要检索的索引值范围;
根据所述索引值范围,对相应表的主键进行查询筛选,从而获得目标矢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矢量数据的高效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查询条件中的几何图形计算需要检索的索引值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个几何图形简化为一组线或面,即得图形组;
分别获取所述图形组中每个图形的最小外包矩形,所述外包矩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对应最大、最小的xy坐标;
根据每个图形的最小外包矩形所覆盖的网格所对应的索引值范围区间,获得查询条件中的几何图形所对应的索引值范围。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5-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5-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8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