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7529.0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周羽;王禹贺;徐庆御;邸宏;张林;董玲;刘显君;曾兴;姚旻昊;马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4;A01H5/00;A01H6/2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梦楠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164h 调控 玉米 黑穗病 抗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丝轴黑粉菌侵染的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测序,研究得到一种和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miRNA,其名称为miR164h‑5p,在玉米中抑制该miRNA的表达时,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该miRNA的发现为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 f.sp.zeae)引起的真菌性土传病害,该菌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可侵染玉米、高粱等。丝轴黑粉菌的冬孢子有三种方式进行越冬,分别为土壤地表越冬、种子表面越冬和病残体越冬。其菌丝形成方式多为担子和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包括两种亲和交配型“+”和“-”,将其制备成混合菌液后形成的双核菌丝可侵染寄主组织,菌丝与玉米处于共生状态,因此该病菌属于活体营养型致病菌。
在感病植株的雌穗雄穗部位,双核菌丝大量繁殖厚垣孢子,直到完成生命周期,这使得雌穗雄穗的活性氧和生长素急剧上升,从而使感病植株顶端优势消失,生长素聚集在亚顶端分生组织,造成分蘖的大量增加,同时由于菌丝侵染,引起调控基因表达异常,对花器官发育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玉米产量下降,而由于发病部位为玉米的花器官,一旦发病即可造成绝产,对生产危害严重。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受品种抗病性、耕作制度以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此病害防治难度较大。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以农业措施如调整播期、加强田间管理等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是上述防治措施存在费工费时、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效果差等不足,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对丝轴黑粉菌侵染的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测序分析,发现miR164h-5p参与玉米丝黑穗病的调控,miR164h-5p可能与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相关。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miR164h-5p或包括miR164h-5p的生物材料在调控玉米抗丝黑穗病能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miR164h-5p或包括miR164h-5p的生物材料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为通过降低miR164h-5p在玉米中的表达水平,提高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miR164h-5p的前体序列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miR164h-5p的成熟序列为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材料为表达盒、载体或转基因细胞。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植物抗丝黑穗病功能的方法,包括:
调控植物中miR164h-5p的表达水平,提高所述植物的抗丝黑穗病能力;
所述miR164h-5p的成熟序列为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通过转基因、杂交、回交、自交或无性繁殖抑制所述玉米中miR164h-5p的表达。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为玉米。
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