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坐标检测用自动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3792.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威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B65G47/74;B65G29/00;B65G35/00;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19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坐标 检测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三坐标检测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坐标检测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三坐标检测机,所述三坐标检测机一侧设有上料推车,所述上料推车包括移动底座、旋转平台、两组旋转机构、两个水平载具、若干组固定机构、两组驱动机构,旋转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三坐标检测机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旋转竖轴的底部轴接有若干个竖直转轮,每组所述旋转机构均具有一个螺旋桨叶;旋转平台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动机构和两组锁具。其一,本发明设有将旋转平台精准转动一百八十度角的旋转机构,操作方便且效率高,精度高;其二,本发明设有用于固定各种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固定机构,能够方便快速的根据零件的大小进行调整并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坐标检测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坐标检测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三坐标型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并把复杂的测量任务所需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这是其它仪器而达不到的效果,三坐标型测量机的组成有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测头系统、 电气控制硬件系统、 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等,但三坐标检测机一般仅设有进料口,上料时需要将工件送入进料口。
传统的三坐标检测机上料装置仍具有以下不足:首先,部分上料装置在将不同零件送入三坐标检测机中时无法做到快速跟换零件,甚至很多上料装置需要手动操作更换零件,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不够便捷,其次,很多上料装置针对零件的固定装置较为单一,往往只适用于某种类型的某种型号零件,如此在更换零件时往往需要更换对应的固定装置,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坐标检测用自动上料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坐标检测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的三坐标检测机且三坐标检测机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三坐标检测机进料口一侧设有呈水平状态的上料推车,所述上料推车包括:
移动底座,呈水平状态设置于三坐标检测机靠近其进料口的一侧;
旋转平台,其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轴接于移动底座顶部的旋转竖轴,所述三坐标检测机靠近其进料口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并固定旋转平台的锁定机构;
两组呈水平状态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竖轴的底部轴接有若干个饶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竖直转轮且两组旋转机构关于旋转竖轴呈一百八十度角分布,每组所述旋转机构均具有一个用于与竖直转轮配合带动旋转竖轴旋转一百八十度的螺旋桨叶;
两个水平载具,呈水平状态滑动设置于旋转平台的正上方,所述旋转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对称状态用于承接对应水平载具的滑动机构,旋转平台上还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对称状态用于锁止对应水平载具的锁具;
若干组呈水平状态插设于对应水平载具顶部的固定机构,插设于旋转平台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旋转平台上的待检测零件;
两组呈对称状态设置于旋转平台顶部长度方向两侧的驱动机构,每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对应水平载具在旋转平台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包括:
移动底板,呈水平状态设置于三坐标检测机靠近其出料口的一侧;
固定顶板,呈水平状态通过铝型材支架固定设置于移动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顶板的顶部成型有用于轴接旋转竖轴的圆环部,旋转竖轴竖直朝下穿过固定顶板,所述旋转机构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固定顶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竖直转轮为呈竖直状态的滑轮,旋转竖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竖直转轮的第一竖轴,所述滑轮的内圈固定套设于第一竖轴上,第一竖轴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止滑轮掉落的防脱底帽。
优选的,每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
减速步进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固定顶板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威,未经王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