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3383.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2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刘云娜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入 静脉 输液 患者 康复 护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支撑模块包括安装环、内环和支撑板,安装环设置在内环的外部,安装环的内环的一侧有径向开口,两个径向开口的位置相互对应,径向开口内侧为配合口。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支撑板能对无损伤针的表面进行支撑,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无需将无损伤针两侧进行捏起的情况下维持无损伤针的稳定性,保证输液港的康复护理,通过设有的延伸柱以及旋转件能够保持升缩杆在安装环和内环之间组成的轨道之间进行移动,将支撑杆设置在非经过圆环中心的轴线上,能够保证无损伤针处于圆环的中心以及无损伤针和输液港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脉输液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埋于皮下组织,长期留置在体内中心,由输液座和导管组成,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长期成本,保障输液安全。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对患者的敷料进行定时的更换以及后续对无损伤针进行拔针,现有的更换步骤为医护人员手动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螺旋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需双手将无损伤针翼提起,以防无损伤针接触的皮肤影响消毒效果,之后再对无损伤针翼以及延长管进行消毒,最后在无损伤针翼下垫合适厚度的纱布,最后覆盖敷贴;
以及现有的拔针步骤为医护人员手动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螺旋消毒,之后使用左手三指对输液港注射座进行固定,右手拔针后用纱布压迫止血;
在多次更换敷料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无损伤针两侧针翼进行捏起,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无损伤针具有弹性和一定的刚性,其更换频率大多数为7天更换一次,两侧针翼在进行频繁捏起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上翘且不易回复,在后续覆盖敷贴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敷贴凸起;同时在捏动针翼的过程中存在使针翼发生歪斜的可能性,在后续对输液港的使用中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无损伤针翼下方增设纱布时,需要保证纱布厚度合适,若纱布厚度过厚会使无损伤针再输液港内部顶出,若纱布过薄会导致无损伤针不能收到良好的支撑,在铺设敷料的过程中会使针头产生歪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在对患者进行更换敷料或者拔针的过程中,无需将无损伤针的两翼进行捏起,避免其产生不能恢复的形变对后续铺设敷料产生影响,同时保证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输液港的位置以及距离进行把控,保证无损伤针在使用中能够标准的处于输液港腔体内部,不产生歪斜,不影响输液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以及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基于支撑板对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无损伤针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无损伤针的弯折;所述擦拭模块保证患者对敷药更换的护理过程,与支撑模块相互配合,通过机械结构替代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擦拭过程中维持擦拭部位的稳定;所述定位模块对无损伤针、输液港以及无损伤针和输液港之间的间距定位,使无损伤针与输液港中心间距以及纵向间距都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所述转换模块根据定位模块的反馈结果,将结果反映成不同颜色的灯光从而对医护人员增设纱布的层数进行参考,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安装环、内环和支撑板,所述安装环设置在内环的外部,所述安装环的内环的一侧有径向开口,两个所述径向开口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径向开口内侧为配合口,配合口和安装环以及内环的圆心相互对应,所述内环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用以对无损伤针以及无损伤针的两翼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擦拭模块包括转动柱、旋转件和擦拭板,所述内环的内部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内环圆心一侧的位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内环的一侧与安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内环的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的喷药装置
- 下一篇:愈创木酚氯贝丁酸酯的保肝活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