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精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2009.0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3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立洲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41/06;B24B47/1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刘陈发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精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弹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弹簧精加工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弹簧端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存在残余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内设空腔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且一端留有出口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与操作台的上表面中线互相平行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圆周外壁开有螺旋槽。本发明能够在使用时,需要对弹簧的端部毛刺进行修理的时候,只需先控制滑动管座带动打磨装置整体先横向移动至目标位置附近,再控制滑动螺母带动其顶端的打磨头移动至毛刺端的正下方即可,之后再转动外螺纹桶即可将打磨头紧靠在毛刺端,之后即可控制驱动机构启动进行打磨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成型加工之后,两端会残留毛刺,影响弹簧美观和安装精度,同时会对工人造成伤害,而现有的弹簧打磨采用手持砂轮机进行打磨,打磨前需要对于弹簧进行人工上来定位,不仅费时费力,且加工效率亦较低。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2010843922.4弹簧精加工装置,包括传送带、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一打磨件、第二打磨件、料盒,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的中心固定有一驱动组件,且围绕每一驱动组件的周边还均匀环绕有四组滑动块,每一滑动块上均固定有一夹紧组件,驱动组件和滑动块之间连接有一驱动杆,滑动块可在驱动杆的驱动下朝向或是远离驱动组件运动;但是该种打磨装置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用于对弹簧的固定,而且只能对弹簧端部的一侧毛刺进行清理,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彻底对弹簧端部各个位置的毛刺进行清理的精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弹簧端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存在残余的问题,提供一种弹簧精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精加工装置,包括内设空腔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且一端留有出口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与操作台的上表面中线互相平行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圆周外壁开有螺旋槽,且螺旋槽内卡接有呈螺旋状分布的推进叶片,所述操作台的内部位于出口处滑动连接有滑动管座,且滑动管座的上表面远离操作台的一端开有纵向的条形缺口,所述滑动管座的上表面位于条形缺口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互相对称的滑轨,且滑轨的内部位于滑动管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螺母,滑动螺母的内部螺接有外螺纹桶,且外螺纹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顶固定有打磨头,所述滑轨内滑动的滑动螺母、外螺纹桶、驱动机构以及打磨头构成打磨装置,从而能够在使用时,需要对弹簧的端部毛刺进行修理的时候,只需先控制滑动管座带动打磨装置整体先横向移动至目标位置附近,再控制滑动螺母带动其顶端的打磨头移动至毛刺端的正下方即可,之后再转动外螺纹桶即可将打磨头紧靠在毛刺端,之后即可控制驱动机构启动进行打磨即可。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推进叶片为橡胶材料制成,且推进叶片的螺旋间距等于待处理的弹簧的间距,从而能够在使用时能够将待去毛刺的弹簧从固定杆的尾端先套在固定杆上,之后随着前面一个弹簧的操作结束,即可随即顶上去继续进行打磨,提高了上料和打磨速度。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螺母的外形呈六角螺母形结构,且滑轨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与六角螺母的宽度相适配,滑轨的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螺孔,且靠近滑动螺母处的螺孔中螺接有旋拧螺柱,从而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旋拧螺柱即可将调整后的滑动螺母的位置固定,进而让其顶端的打磨头对弹簧的端部毛刺进行修理。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打磨头包括固定在驱动机构输出轴顶端的顶柱,所述顶柱的顶端外壁滑动连接有呈圆柱形结构的耐磨柱头,耐磨柱头底端开有与顶柱外形尺寸相似的滑孔,且耐磨柱头的顶端开有半球凹槽,半球凹槽的槽底预留有等距离交错分布的突齿刺。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柱的顶端与滑孔的顶内壁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半球凹槽的直径等于待打磨弹簧直径的1.3-1.5倍,从而能够在打磨的时候,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耐磨柱头始终有一定的挤压力顶在压缩弹簧带有毛刺的一端端部,配合快速旋转的耐磨柱头即可快速将弹簧端部的毛刺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立洲弹簧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立洲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2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