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8044.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磊;丁卫东;王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在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衍飞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变压器 单相 接地 故障 电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小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方法,步骤1:确定独立接地网的位置;步骤2:在安装位置处开设4‑8个接地井,并在接地井内埋设垂直接地极,接地极互相连接,形成独立接地网;步骤3:接地井内材料填充并灌水,待地表干燥后,测量对地电阻;步骤4:测量电阻符合要求后将变压器中性点接至该独立接地网上;该方法减小了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电流,增加了电网安全性;减小了电网因线路单相接地而造成的全线跳闸的概率,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可取消配网变压器中性点消弧线圈、高阻接地装置等传统措施,减化了现有接地的复杂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电力输电线路上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直接接地和非直接接地两种。高压输电线路(110kV以上)变压器三相绕组的中性点直接与变电站的接地网相连,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因接地电流较大,又称之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低压线路(110kV以下)变压器中性点一般经消弧线圈、小电阻接地箱等与当地变电站的接地网相连,因接地电流较小,该等级的电力网络又称之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负责将电力配送到最终用户,因此,又称之为配电网,简称配网。当电力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都会经大地回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线路的电压和对地电阻,与线路的相电压成正比,与对地电阻成反比。目前配电网的接地电阻的测量回路都采用交流源法,当被测对象是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环节,测量结果只能是复阻抗,而不是真正的电阻阻值,从而导致接地电流大,配电网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小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接地网安装位置;
步骤2:在安装位置处开设4-8个接地井,在接地井内埋设垂直接地极,接地极互相连接,形成独立接地网;
步骤3:接地井内材料填充并灌水,待地表干燥后,测量对地电阻;
步骤4:测量电阻符合要求后将变压器中性点接至该独立接地网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1中,在供电线路变压器周围,选择无地下接地网及金属管网的位置作为独立接地网安装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2中,接地井为深1.5米,直径0.3米的圆柱型,且接地井之间的间距大于1.5米。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2中,井内埋设垂直接地极,单个接地极的截面电流容量不低于500A。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2中,接地极之间通过顶部用导体环环绕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3中,对地电阻根据不同线路参数分别控制,使单相接地电流控制在安全电流以下,即单相接地电流符合以下公式:
I≤U/(2R)
其中,U—线路相电压,R—接地网对地电阻。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1中,选择一个导电效果较差的地点作为安装位置,以使独立接地网位置的土壤导电率不高于整个公共地网土壤的导电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步骤4中,先断开变压器中性点与全站公共地网连接,然后将变压器中性点接至该独立接地网上,且确保变压器中性点只与所述独立接地网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井内填充材料包括两种,一种为增加接地极的导电性,另一种为降低接地极的导电性材料,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控制其对地电阻,使线路接地电流小于线路安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在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在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8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