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示灯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6506.X | 申请日: | 202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甘晓瑜;张勇贤;梁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24/00;H01R33/06;G01R19/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利娜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示灯 | ||
本发明属于电路指示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指示灯,包括灯座组件和灯头组件,灯座组件包括绝缘底座、第一连接线路和弹性夹,弹性夹开设有卡口,两个弹性夹间隔设置于绝缘底座的顶部,两个第一连接线路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弹性夹电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绝缘底座内并与检测线路电连接,灯头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二连接线路和导向杆,两个刚性的第二连接线路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的两极,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导向杆的两端。当需要更换指示灯时,只要将灯头组件的导向杆通过卡口从弹性夹上拔出,然后将另外一个灯头组件的导向杆插入弹性夹即可,操作简单,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指示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示灯。
背景技术
目前,运维人员一般通过变电站内380V交流系统电源指示灯判断馈线支路的带电情况。当指示灯发生故障时,现有技术中,运维人员需要整体更换指示灯,并且均为带电作业,特别是拆装指示灯的电源线,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交流短路等风险。
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指示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灯,能够简化发光二极管的拆装,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示灯,包括:
灯座组件,包括绝缘底座、第一连接线路和弹性夹,两个所述弹性夹间隔设置于所述绝缘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路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夹电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绝缘底座内并与检测线路电连接;
灯头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二连接线路和导向杆,两个刚性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路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极,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向杆的两端,所述弹性夹开设有卡口,所述导向杆能够通过所述卡口插入或者抽出两个所述弹性夹内以导通或者断开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杆包括绝缘杆和金属杆,所述绝缘杆连接于两个所述金属杆之间,两个所述金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线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夹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杆与所述弹性夹可拆卸卡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夹包括两个呈锐角设置的弹片,两个所述弹片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另一端形成所述卡口并能够夹紧所述金属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包括接线端子、导线和电阻,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底座的底部并与所述检测线路电连接,所述电阻设置于所述导线上,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夹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夹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灯具,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于所述灯具内,所述第二连接线路贯穿所述灯具并与所述灯具靠近所述绝缘底座一侧的所述导向杆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透明的灯壳,所述灯壳与所述绝缘底座可拆卸连接以形成容置腔,所述灯具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壳与所述绝缘底座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指示灯,灯座组件的弹性夹设置有卡口,导向杆通过卡口插入两个弹性夹内即可将两端的第二连接线路与两个第一连接线路导通,从而点亮发光二极管;当需要更换指示灯时,只要将灯头组件的导向杆从弹性夹上拔出,然后将另外一个灯头组件的导向杆插入弹性夹即可,操作简单,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