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成本最优的厂内物流配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5112.2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木;牛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3112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成本 最优 物流配送 方法 | ||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一种面向成本最优的厂内物流配送方法提出采用最小订单拆分原则,考虑时间窗和车载量约束,构建以配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两阶段遗传算法,以P物流企业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运用MATLAB编程求解基于最小订单拆分原则的配送方案,并与最短距离订单拆分原则的配送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订单拆分原则的配送方案更优,可以有效的减少车辆使用数、取货次数、配送次数、取件次数,提高配送时效性,实现降低配送总成本的目标。同时依据订单的配送路径、场景信息获取最适应订单需求的支付渠道,从而保证订单生命周期的快捷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面向成本最优的厂内物流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顾客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订单量大大增加,线上订单已占据全渠道订单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加之仓库布货无规律、存储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单品商品数量较少,单仓往往不能满足顾客订单品类多或订单单品数量庞大(“一单多品”或“一单多量”)需求的现实情景,就需要多配送中心满足,由此产生多仓配送,当顾客购买了多品类或单品数量较多的商品,而它存储在多个仓库,这时就会面临订单拆分的问题。
大多数物流企业在面临订单拆分时,订单处理方法往往是采用最短距离原则进行订单拆分,这种拆单方法优先考虑距离最短因素,容易使车辆使用数增加、配送路径重复、配送时效性差,导致配送成本增多、顾客服务体验差,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订单拆分,对订单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订单拆分原则,从而有效地减少取货次数、配送次数、顾客取件次数,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配送路径规划,降低物流企业配送成本及提升顾客服务体验。同时,对于网络支付方式而言,一般的网络支付方式中仅仅依靠用户主动选择的支付顺序进行,而不能依据客观的场景信息进行合理选择,用户的主观支付顺序很大可能并不能反映客观需求,因此,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亟需一种客观判断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针对带时间窗的需求可拆分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和基于场景信息的支付方式选择问题,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面向成本最优的厂内物流配送方法,用于工厂内物流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传动系统待支付订单,提取所述传动系统待支付订单的元数据;
依据所述待支付订单的元数据构建基于最小订单拆分原则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配送总成本最小,所述配送总成本包括有车辆启动成本、车辆行驶距离成本和违反时间窗的惩罚成本;
将多配送中心问题转化为单配送中心问题,针对构建的数学模型,借鉴分层思想设计两阶段遗传算法,利用 MATLAB 编程运行求解得到最合理的配送方案;
依据所述最合理的配送方案获取所述传动系统待支付订单的场景信息,依据所述待支付订单的场景信息获取当前支付渠道,从所述支付渠道中选择优化支付渠道;
按订单拣选半成品物料,按产线配送至相应生产线进行装配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传动系统待支付订单,提取所述传动系统待支付订单的元数据,包括:
传动系统入库端接收待入库节点发送的待入库传动系统元数据抽取请求消息,所述待入库传动系统元数据抽取请求消息包含第一元数据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元数据为待入库的传动系统多模态数据集;
所述传动系统入库端根据第一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确定第二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所述第二元数据为与所述第一元数据存在访问关联关系的传动系统多模态数据集;
所述传动系统入库端向所述待入库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以使所述待入库节点将所述第一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元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加入所述待入库节点的缓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