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4354.X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南敏伦;赫玉芳;赵昱玮;赵全成;林宇琪;尹涵;付香婷;庞博;林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9/00;A61P25/00;A61P25/2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脏 神经官能症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用途及主要药效学。该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丹参、麦冬、黄连、肉桂、龙眼肉、柴胡、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女贞子、墨旱莲、牡蛎、珍珠母、首乌藤和砂仁组成。本发明的以上各组分合理配伍,相互协同作用,具有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坐卧不安。该制剂工艺简单,组方合理,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的药物制剂,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坐卧不安等症状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CN)又称Dacosta综合征、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失调,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临床症状,一般无器质性病变,约占心血管疾患的10%,以女性较多,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短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偶有早搏,多伴有疲倦、头晕、多汗、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心电图呈非特异性ST-T改变,且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我国心脏神经症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心脏神经症又易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相混淆,易造成人们的恐惊。由于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标准,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易给患者造成精神及经济负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与神经张力调节密切相关。
我国古籍中没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将其纳入“郁症”“不寐”“脏躁”“心悸”等范畴,主要由情志因素导致,如情志不畅,就会郁结肝气,致使其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功能,而“心主血脉”若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心动过速、乏力、气短、胸痛、心悸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治疗本病西医治疗一般以小量镇静剂、植物神经调节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为主,近期效果尚可,但价格高昂,且在临床应用中多伴有明显的副作用以及停药后常有复发等不良事件,因此其不仅令患者难以坚持,反而会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满意。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所愿不遂,使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而发生。本病主要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伴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而导致发病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确诱因。青中年患者多见,女性患者较多,脑力劳动患者明显高于体力劳动患者。西医治疗方案周期较短、效果有限,但价格昂贵,且在临床治疗CN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停药后还会复发,以上原因导致患者难以坚持用药。中医与西医治疗相比,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更注重因例而异,即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与西药抗焦虑药物相比,中药不良作用小。
本发明是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认为本病多是因为情绪失司,情志不遂直接影响心,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血脉失养神无所藏,发为本病,病位在心脑,治疗调神兼调血脉。情志因素与脏腑功能之间相互影响,情志不遂则气郁不能推动血行,脏腑功能下降,神无所依;而脏腑气血的异常与否又关乎肝气的舒达,情志的舒畅。因此本中药组合物滋阴补血治其本,养心安神治其标,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具有多靶点、多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特点,且临床疗效肯定、服用量小、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与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有效、安全、服用量小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用药科学合理,充分利用了各个组分的药效,将各组分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发挥药用功效,相互协同增效,并且制备操作易行,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包括该组合物的用途及药效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未经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4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