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氯化氢气体带液的洗涤吸收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3942.1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2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刘立彬;朱明华;孙义帅;和德杰;魏庆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22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氯化氢 气体 洗涤 吸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氯化氢气体带液的洗涤吸收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氯硅烷单体的浓酸水解得到的夹杂氯化氢气体被热盐酸溶液喷淋吸收,吸收后得到热洗氯化氢气体,所述夹杂氯化氢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氯硅烷单体、氯化氢和硅氧烷;所述热洗氯化氢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硅氧烷和氯化氢;热洗氯化氢气体被冷盐酸溶液喷淋吸收,吸收后得到氯化氢气体,热洗氯化氢气体中的硅氧烷被冷盐酸溶液吸收;热盐酸溶液的温度为30‑50℃,冷盐酸溶液的温度为不高于‑5℃。基本完全去除氯化氢中夹带的酸油液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水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氯化氢气体带液的洗涤吸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有机硅单体行业二甲基二氯硅烷单体水解工艺一般采用恒沸酸水解和浓酸水解(饱和酸水解)两种工艺技术,其中恒废酸水解产出的氯化氢气体全部溶于水中,再通过解析的方法供给其他用户,而解析需要的能耗较大。浓酸水解则是在一定压力下加入到循环饱和盐酸中化学当量的水与原来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而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不能溶于饱和盐酸所以直接得到氯化氢气体,然后将产生的氯化氢在压力下送至用户,此工艺大大降低了解析氯化氢需要的热能,也逐渐成为当前有机硅行业的趋势所选,代替了能耗较高的恒沸酸水解工艺。但浓酸水解放出的氯化氢气体中带有少量的酸油液滴,很难处理干净,直接影响到后续使用单元的运行质量,虽然大多厂家也采取洗涤、除雾等不同方式处理气相带液问题,但效果不很理想。如此,该气相带液的问题也成为当前的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氯化氢气体带液的洗涤吸收装置和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一种去除氯化氢气体带液的洗涤吸收方法,所述方法为:
将氯硅烷单体的浓酸水解得到的夹杂氯化氢气体被热盐酸溶液喷淋吸收,吸收后得到热洗氯化氢气体,所述夹杂氯化氢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氯硅烷单体、氯化氢和硅氧烷;所述热洗氯化氢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硅氧烷和氯化氢;
热洗氯化氢气体被冷盐酸溶液喷淋吸收,吸收后得到氯化氢气体,热洗氯化氢气体中的硅氧烷被冷盐酸溶液吸收;
热盐酸溶液的温度为35~50℃,冷盐酸溶液的温度为不高于-5℃。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单体为例,夹杂氯化氢气体中的主要成分为氯硅烷单体、氯化氢和硅氧烷,在热盐酸溶液的喷洗吸收后,氯硅烷单体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继续水解反应生成硅氧烷和氯化氢,同时夹杂氯化氢气体中的氯化氢液滴被热盐酸溶液吸收;
热洗后得到热洗氯化氢气体,热洗氯化氢气体主要成分为硅氧烷和氯化氢,在冷盐酸溶液的冷却降温作用下,热洗氯化氢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的相对挥发度降低,以及气体中酸水分子和硅氧烷油分子的气相分压降低,使酸油液滴被冷酸溶液吸收,去除了热洗氯化氢气体中的硅氧烷,得到更纯净的氯化氢气体。
而且在冷洗喷淋吸收的过程中,气体向上与喷淋液进行接触,越往上在喷淋液的作用下,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使其中的硅氧烷被逐渐的吸收,所以能够更加彻底的清除氯化氢中夹带的酸油液滴。
相比于现有的洗涤和除雾方式,最后得到的氯化氢气体中硅氧烷的含量更低,解决了现有的氯化氢气体中的酸油液滴很难处理干净的难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杂氯化氢气体的温度为30-50℃,气体压力为0.01-0.5MPa。所述夹杂氯化氢气体为氯硅烷单体水解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然后进入热洗的过程中,与热盐酸溶液、冷盐酸溶液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3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