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2117.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乐;李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威斯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2 | 分类号: | H01G9/12;H01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瑶瑶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电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侧壁设有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外环绕有第一弹簧,连接环内设有泄压空腔,泄压空腔内存储有电解液,上盖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的泄压通道,泄压空腔内设有泄压管道,泄压管道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设置,第一弹簧用于带动连接管道向泄压管道方向移动,连接管道移动后与泄压管道连通,通过对泄压空腔内电解液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电解液能够对泄压管道实现密封,同时能够对由于电容器内部电解液丧失导致压力降低时能够对电解液实现自动补充,从而适用于满足电容器泄压以及补液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高低温冲击、电荷游离的情况导致其内部会产生气体,而由于电容器本身内部密封需要,导致其内部压力不断增大,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CN20181005869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液封泄压阀,其中具体公开了包括阀体、阀帽、阀芯、弹簧、垫圈、过滤膜、密封圈、堵头和电解液,其中通过弹簧连接的堵塞部来封堵底孔,从而在电容器内部泄压时通过堵塞部受挤压产生位移,从而开放底孔,使得内部压力泄出,同时由于底孔开放,使得部分电解液进入电容器中对电容器进行补液,该装置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缺陷:该补液方式仅适用于由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大而触发的补液,而大多数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并不需要补液,而面对泄露等原因造成的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小时,该装置无法起到补液作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壳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实现自动泄压,同时在壳体内部压力过小时能够对其进行补液的电容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壳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实现自动泄压,同时在壳体内部压力过小时能够对其进行补液的电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底座并与底座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存储有电解液并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上盖上固定设有连接环并通过连接环套接底座实现密封,所述底座侧壁对应第一腔室位置设有与第一腔室贯通的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外环绕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环内设有泄压空腔,所述泄压空腔内存储有电解液,所述上盖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空腔内设有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连接管道向泄压管道方向移动,所述连接管道移动后与泄压管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空腔剖面为U形,所述上盖内设有暂存空腔并与泄压空腔远离泄压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泄压空腔向暂存空腔方向设有引导斜面,所述暂存空腔内设有与泄压空腔连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处活动设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回流口,所述泄压管道上活动设有与封堵件配合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移动后控制封堵件关闭回流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件包括套管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管套设泄压管道并沿泄压管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簧环绕泄压管道设置并与套管一端连接,所述套管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的抵触面,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保持抵触面与泄压管道一端抵触,所述抵触面对应泄压管道内径设有受力面,所述套管用于与封堵件配合,所述套管移动带动封堵件打开或关闭回流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件包括第三弹簧、位移块和封堵板,所述回流口内设有圆环状的隔离板并通过隔离板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位移块安设在第一空腔内并通过第三弹簧与隔离板连接,所述位移块靠近隔离板的一端设有贯穿至第二空腔的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封堵板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用于保持封堵板与隔离板抵触,所述封堵板与隔离板抵触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封闭,所述套管侧面对应位移块设有缺口,所述套管移动后所述缺口与位移块对齐并相互配合,所述位移块通过第三弹簧带动封堵板移动,所述封堵板移动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威斯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威斯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2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用紫外线灯具
- 下一篇:基于GPS与图像处理的农业车辆避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