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2029.X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恒宇;燕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58 | 分类号: | B21K1/58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铆钉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冷成型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该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用夹具将原料铆钉的一端固定,原料铆钉包括钉头、光杆和尾端,尾端对着尾部挤压模具;b、使用加热机构对原料铆钉的尾端加热;c、原料铆钉的尾端送至尾部挤压模具内,尾部挤压模具为分体设置的凹模模腔,模腔底部设置有冲棒;d、经由顶推机构施加轴向顶推力作用在原料铆钉的钉头,使得加热的原料铆钉的尾部在凹模模腔内开始挤压,在体积相等原则下,尾部金属逐渐填满模腔;e、分体设置的模腔分开,经冲棒推动,铆钉由凹模脱出,完成成型。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尾部结构加工成本与时间成本问题,从而保证铆钉快速生产、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铆钉主要应用于带孔的高强度构件(钢材、铝合金、不锈钢之间)的紧固连接领域,新型铆钉尾部结构为中间窄两侧宽结构,因此现有的加工方法多为车床机加工,少部分为牙板搓牙。
现有的短尾单槽铆钉尾部结构相对简单,同时与工具配合时容易造成贴合位置错位,造成铆接后尾部损坏,无法二次使用,同时还减少了工具使用寿命,如何能够有效解决尾部结构加工成本与时间成本问题,从而保证铆钉快速生产、减少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尾部结构加工成本与时间成本问题,从而保证铆钉快速生产、减少生产成本的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使用夹具将原料铆钉的一端固定,原料铆钉包括钉头、光杆和尾端,钉头、光杆和尾端为一体成型的粗成型细长组件,尾端对着尾部挤压模具;
b、使用加热机构对原料铆钉的尾端加热至750~850℃,加热时间控制在3.5~4秒;
c、原料铆钉的尾端送至尾部挤压模具内,尾部挤压模具为分体设置的凹模模腔,模腔底部设置有冲棒,原料尾端与冲棒压抵;
d、经由顶推机构施加轴向顶推力作用在原料铆钉的钉头,原料铆钉的钉头所受到的压强为8~10Mpa,使得加热的原料铆钉的尾部在凹模模腔内开始挤压,在体积相等原则下,尾部金属逐渐填满模腔,填满完成后尾部结构也成型结束;
e、分体设置的模腔分开,经由冲棒推动,铆钉由凹模脱出,完成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部在开合模具中进行挤压镦粗,成型时的成本几乎没有增加,可以在成型时一步实现,减少了加工时间和成本,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d中,钉头加压压力为9MPa,反复加压次数为8-10次。
本发明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方式为火焰喷灯烘烤加热。
本发明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光杆通过滚丝机形成螺纹。
本发明一种新型铆钉的成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于成型结束的铆钉进行打磨,去除飞边毛刺进行修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部在开合模具中进行挤压镦粗,成型时的成本几乎没有增加,可以在成型时一步实现,减少了加工时间和成本,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新型单槽铆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单槽铆钉成型示意图;
图3为尾部成型Ⅰ示意图;
图4为尾部成型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2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