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657.2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丁显波;赵鑫;钟西舟;石柳婷;李笑笑;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溢鑫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刘曰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长源社区学苑大道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立 石墨 电化学 微电极 结构 | ||
1.一种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底、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
所述绝缘基底上方依次设有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对电极,所述绝缘基底下方设有所述参比电极;
所述工作电极、所述对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的一端均包覆有所述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另一端均通过接线端子与检测仪器相连接;
所述工作电极为直立石墨烯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表面根据测试指标物质复配相应的生物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电极包括:直立石墨烯电极端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一端连接所述直立石墨烯电极端,另一端连接于接线端子上;所述绝缘基底上对应所述直立石墨烯电极端设有若干样本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电极端为直立石墨烯薄膜,所述直立石墨烯薄膜的薄膜厚度为0.1~50μm,尺寸为0.1~5μm,直立石墨烯层的厚度0.5~5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槽的数量为1~4,每一所述样本槽的宽度为0.1~300μm,长度为100μ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底的厚度为1μm~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石墨烯电极上方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对电极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所述对电极上方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对电极为导电炭浆层、碳纳米管、金属薄片或纳米金属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包括:参比电极端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一端连接于所述参比电极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所述参比电极下方设有第三绝缘层;所述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底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导电物质,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导电物质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为水凝胶层或高分子多孔膜,所述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的厚度为1~20μm。
10.一种直立石墨烯电化学微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底、第一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
所述绝缘基底上方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工作电极和所述对电极,所述绝缘基底下方依次设有所述第二工作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
所述第一工作电极、所述第二工作电极、所述对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的一端均包覆有所述亲水生物相容性包覆膜,另一端均通过接线端子与检测仪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工作电极和/或所述第二工作电极为直立石墨烯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溢鑫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溢鑫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6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分割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程序产品、计算机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