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化制粉设备、雾化制粉方法及非晶粉末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606.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欢;李晓雨;房晋师;王玉峰;张雪松;周侃;张宇;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C22C45/02;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2662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制粉 设备 方法 粉末 | ||
本申请涉及非晶制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化制粉设备、雾化制粉方法及非晶粉末。该设备包括:喷粉包;位于所述喷粉包之下的雾化仓;其中,所述喷粉包和所述雾化仓之间安装有设置有喷盘,所述喷盘的喷嘴包括直径为0.1‑2.5mm的限流孔;所述喷粉包用于承接合金液,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喷向所述雾化仓,形成粉射流;其中,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的流量小于5kg/min;所述雾化仓用于承接并冷却所述粉射流,得到非晶粉末。该设备可以在将合金液流量限制在5kg/min以下的同时,防止合金液凝固,进而避免了堵孔,提高了制粉工艺的顺行度,并且制备的非晶粉末具有较高的非晶度和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非晶制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化制粉设备、雾化制粉方法及非晶粉末。
背景技术
雾化制粉,是指凭借快速运动的流体(雾化介质)的冲击,将金属或合金液体破碎为细小液滴,继之冷凝为固体粉末的粉末制取方法。气雾化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粉末制备工艺,粉末颗粒球形度较好。常规气雾化法的冷却速率为103-104℃/s,难以制备对冷却速率要求105℃/s以上的Fe基球形非晶粉末。提高雾化气和合金液的质量比(气液比)可以增加雾化过程的冷却速率,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合金液柱的破碎速率,使合金液柱中心的合金液快速接触雾化气,从而提高了冷却速率。另一方面,快速破坏熔滴表面热阻较大的气膜,加快气/固界面传热,从而提高冷却速率。
提高气液比可以通过提高雾化气流量或降低合金液流量实现,但是提高雾化气流量量会显著增加生产成本。因此,一般采用降低合金液流量的技术路线。喷盘漏嘴限流孔直径是影响合金液流量的主要因素。在常规雾化气流量下,为实现105℃/s以上的冷却速率,钢流量一般小于5kg/min。此时,漏嘴限流孔直径一般小于3mm。然而,限流孔过小会恶化浇铸的顺行,原因是:1)合金液中的杂质容易堵孔;2)限流孔附近合金液更新速度变慢,限流孔周围区域温降过快,合金液凝固,造成堵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雾化制粉设备,可以在将合金液流量限制在5kg/min以下的同时,提高限流孔周围的温度,防止合金液凝固,进而避免了堵孔,提高了制粉工艺的顺行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雾化制粉设备,包括:喷粉包;位于所述喷粉包之下的雾化仓;其中,所述喷粉包和所述雾化仓之间安装有设置有喷盘,所述喷盘的喷嘴包括直径为0.1-2.5mm的限流孔;所述喷粉包用于承接合金液,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喷向所述雾化仓,形成粉射流;其中,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的流量小于5kg/min;所述雾化仓用于承接并冷却所述粉射流,得到非晶粉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盘的喷嘴还包括位于所述限流孔四周的多个喷缝;其中,所述多个喷缝中的每个喷缝呈长方形,每个喷缝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朝向所述限流孔,另一端远离所述限流孔;其中,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和所述多个喷缝,喷向所述雾化仓,形成所述粉射流;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和所述多个喷缝流量小于5kg/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缝朝向所述限流孔的一端开口,并连接到所述限流孔,使得所述喷缝和所述限流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缝的长度为0.05mm-4mm,宽度为0.05-0.1mm;所述限流孔为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限流孔和所述多个喷缝的流量为0.8-5.4kg/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粉包通过可拆卸的紧固机构固定在所述雾化仓的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喷粉包之上的中间包,导流管,塞杆;其中,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连接到所述中间包底部的水口,下端伸入所述喷粉包中;所述塞杆的下端与所述水口相匹配,使得所述塞杆可阻塞所述水口,当所述中间包要向所述喷粉包注入合金液时,所述塞杆向上移动,以暴露所述水口,使得所述合金液通过所述水口和所述导流管注入到所述喷粉包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