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件、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的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600.3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范辉贤;闫龙龙;李纾黎;夏信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31;H01M50/533;H01M50/53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动力电池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的装配方法,涉及新能源的技术领域,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能够弯折;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池的电池盖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弯折,当连接件连接在极耳和电池盖之间的时候,当电芯受力移动的时候,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极耳受力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件、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推动着电池的技术发展。长电芯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一般做成两边出极柱,对于越窄的电芯工艺要求越高。长电芯在使用时,电芯会受到振动拉扯极耳、连接片,极耳、连接片在长期受力情况下容易断裂导致电芯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件、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的装配方法,以缓解电芯受到振动易使极耳出现断裂,导致电芯失效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能够弯折;
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池的电池盖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片,且两个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并形成用于夹持极耳的夹持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片朝向相邻所述连接片的一侧为超声焊接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极耳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盖之间采用激光焊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柔性结构,且所述凸起的凸起方向朝向电池盖。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弯折,当连接件连接在极耳和电池盖之间的时候,当电芯受力移动的时候,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极耳受力断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池壳体、电池盖和电芯;
所述电池壳体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用于电芯安装的安装口,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且所述电芯的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极耳;
所述安装口上设置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极耳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电芯的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位于所述极耳的下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盖上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采用上述的连接件,从而具有连接件的一切有益效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的两个连接片夹持电芯的极耳,并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连接片与极耳连接;
S2、将电池壳体套设在电芯上;
S3、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使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电池盖的极柱连接,然后弯折连接件,使连接件的两端平齐;
S4、弯折极耳,使电池盖朝向电池壳体的安装口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