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1072.6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娟;陈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324 | 分类号: | A61K36/324;A61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血瘀型 痛经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11‑14份,乳香6‑8份,细辛3‑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配合理气止痛之品。其中川芎通达止痛,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又入血分,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乃血中气药;乳香行气活血,止痛定痛,善治气血瘀滞之痛证;细辛性温辛窜,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诸药配伍起到行气活血,止痛化瘀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可得,本发明痛经膏穴位敷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显著降低VAS量表积分、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PG1α和TXB2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痛经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我国妇女中痛经的发病率为33.1%,其中重度痛经的发生率为13.55%,且近年来,我国痛经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原发性痛经(PD)是区分于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症状的痛经。PD痉挛性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在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分型中,审证求因,关键在瘀,当代痛经的发病与瘀密切相关。因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愈发壅滞,“不通则痛,发为痛经”。痛经病分型气滞血瘀、寒凝、气血亏虚及肝肾亏虚,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不通则痛,其病机最终皆演变至血瘀,故而“瘀”是病机关键。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活血化瘀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疗原则。
祖国医学对于痛经的治疗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且疗效巩固、毒副作用小,有其独特的优势。中药治疗痛经因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主要分为内服与外治疗法。但内服中药由于熬制耗时、口感等因素,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治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的充分发挥。而中医外治法具有费用低、安全高、易操作、较舒适的优点,在痛经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有针刺、艾灸、推拿按摩、耳穴贴压、中药热奄包、穴位埋线、穴位按压、穴位贴敷等。其中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以皮肤给药的方式,即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又避免了药物对肝肾的伤害等副反应,即无痛苦,也无毒副反应,联合痛经膏穴位敷贴,能使药物作用发挥事半功倍。
本申请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使用自拟的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药饼对原发性血瘀型痛经进行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痛经,基本方组成:延胡索10份、川芎10份、乳香5份、细辛2份共研细末,加黄酒、饴糖为膏(痛经膏)制成药饼于关元、中极、双侧大赫、命门、腰阳关穴位敷贴4小时。
后期实践过程中,本申请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调整得到另一方药,经证实其效果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中药组合物用途。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11-14份,乳香6-8份,细辛3-5份。
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川芎13份,乳香7份,细辛4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血瘀型痛经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未经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1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底康复抗阻力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藻装置及除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