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钢拱架锁脚锚管角度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0666.5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钢拱架锁脚锚管 角度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钢拱架锁脚锚管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控制管,所述角度控制管的一端套设有调节环,所述角度控制管和调节环的外表面沿轴线对称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延伸出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出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调节螺纹柱相适配的腰型调节槽,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本发明通过固定管、支撑管、调节螺纹柱、腰型调节槽与调节螺母,便于调节角度控制管的倾角,通过设置角度控制管,便于对锁脚锚杆进行定位打入隧道墙壁内,从而使整个装置具有方便固定锁脚锚杆打入倾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脚锚管定位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钢拱架锁脚锚管角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锁脚锚管主要用于铁路隧道先拱后墙法施工衬砌时,在开挖下断面前,于拱脚垂直于岩壁打入1-2排锚杆,以防止拱脚收缩和掉拱;边墙超前锚杆是台阶法开挖时,在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开挖下断面前,于拱脚斜向下打入锚杆,即可稳定拱脚,又可对下部开挖起到超前支护作用。
在锁脚锚管打入隧道内壁时,需要与水平面形成20°-30°的夹角,而现有的装置在将锁脚锚杆打入隧道内壁时,都是由工作人员扶稳锁脚锚杆,再利用打入装置进行打入,但通过工作人员扶稳的方式不仅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稍有偏差则会影响锁脚锚杆打入隧道内壁的夹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钢拱架锁脚锚管角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钢拱架锁脚锚管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控制管,所述角度控制管的一端套设有调节环,所述角度控制管和调节环的外表面沿轴线对称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延伸出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出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调节螺纹柱相适配的腰型调节槽,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卡紧螺纹孔,所述卡紧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所述卡紧螺栓延伸至卡紧螺纹孔内壁的一端搭接在支撑杆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延伸出固定管的一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支撑杆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矩形槽内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包括弧形固定板和搭接在弧形固定板侧面的弧形卡紧板,所述弧形固定板和弧形卡紧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将弧形固定板和弧形卡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为与固定管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所述调节螺母搭接在固定块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角度控制管的外表面沿轴向开设有与调节环相配套的滑槽,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槽长度大于调节环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环、弧形固定板、弧形卡紧板、固定耳、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便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钢筋龙骨架的内部,通过设置固定管、支撑管、调节螺纹柱、固定块、腰型调节槽与调节螺母,便于调节角度控制管的倾角,在调节好角度控制管的倾角后,将锁脚锚杆穿设在角度控制管,便于对锁脚锚杆进行定位打入隧道墙壁内,从而使整个装置具有方便固定锁脚锚杆打入倾角的效果,解放了人力,且确保了锁脚锚杆在打入墙壁过程中的稳定,避免人为因素影响锁脚锚杆打入角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管、支撑杆与卡紧螺栓,便于根据钢筋龙骨架之间的间距调节两组固定环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的钢筋笼骨架,增加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