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6地址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0312.0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平;侯冰楠;黄峰元;杨涛;周桐庆;侯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1/4541 | 分类号: | H04L61/4541;H04L101/659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6 地址 扫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IPv6地址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利用已知的IPv6种子地址来划分地址空间,并将每个待扫描地址区域根据自由维度数量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每轮迭代将优先将自由维度数量最低、活性计数器最高的区域的所有地址生成为探测地址;然后对探测地址空间使用RC5算法进行序列随机化,对于新的地址序列生成带有区域编码的探针并且发送;不断接受响应包,记录探测结果,并且根据区域标识符更新相应区域的活性计数器,以便调整下一轮迭代探测方向。本方法可在互联网范围内对IPV6地址进行扫描,与其他IPv6全网扫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命中率和扫描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Pv6地址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2011年INAN分配了IPv4最后一块地址,宣布接下来互联网会无可避免的向IPv6的方向发展。在2019年十月份,数据表明30%的用户都是通过IPv6地址访问Google,表明IPv6在未来的网络发展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IPv6的发展却面临着一项巨大的挑战,就是网络扫描。通过网络扫描,我们可以对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分析,地理定位,还有网络安全等分析开展更全面的工作。在IPv4网络中,受益于现代硬件和计算能力的进步,使得暴力进行互联网全网扫描成为可能。但是不同于IPv4,IPv6庞大的地址空间使得以往的扫描工具耗费时间大大增加。因此我们更需要一种更高效,消耗时间更少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现有的一些IPv6扫描方法,如Entropy/IP、6Gen、6Tree、6Hit等,在IPv6地址空间扫描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但是依然存在探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IPv6地址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一种IPv6地址扫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IPv6种子地址和预定的总资源阈值。
根据所述IPv6种子地址,利用层次分裂聚类算法,得到空间树;所述空间树的每一个节点代表地址空间的一个待扫描地址区域。
将每个所述待扫描地址区域根据自由维度从低到高进行分类,并将自由维度最低的类设置为探测区域;设置资源数量和每个待扫描地址区域的活性计数器均为0。
在每轮迭代中,优先将探测区域中活性计数器最高的待扫描地址区域的所有地址生成为探测地址。
对所述探测地址采用RC5方式对探测地址的顺序进行随机化,根据得到的随机地址序列生成探针包并且发送,根据发送的探针包的数量更新所述资源数量;所述探针包的头部包括待扫描地址区域的区域编码和区域标识符。
接收并解码响应包,并根据得到的区域标识符更新相应区域的活性计数器。
将已探测的待扫描地址区域从空间树上删除,将下一轮探测区域的自由维度加1,进入下一轮迭代,直到所述资源数量达到预定的总资源阈值时,迭代停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IPv6种子地址,利用层次分裂聚类算法,得到空间树,包括:
根据所述IPv6 种子地址生成一个包含所有种子集合的根节点,并将所述根节点作为当前节点。
对于当前节点,遍历其包含的IPv6种子地址,找到第一个自由维度,在此维度分裂出子节点,并将子节点加入空间树;当一个子节点的自由维度为1或者只有1个IPv6种子地址时,停止进行分裂,得到空间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探测地址采用RC5方式对探测地址的顺序进行随机化,根据得到的随机地址序列生成探针包并且发送,根据发送的探针包的数量更新所述资源数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