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方法、控制器及在线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8826.2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肖石;李涛;高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眉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漆膜 连续性 检测 方法 控制器 在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方法、控制器以及在线检测仪,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测漆包线包裹至预设尺寸的碳纤维布内;以第一预设检测参数通过碳纤维布对待测漆包线进行检测,获取待测漆包线缺陷点的泄露电流值和对应的高压针孔数;根据泄露电流值和对应的高压针孔数计算获取缺陷点风险值,根据缺陷点风险值确定待测漆包线的漆膜连续性。本申请采用碳纤维布作为在线检测仪器的检测头,使得漆包线能更好的被包裹,提高漆包线与检测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检测面积。通过计算得到的缺陷点风险值,可以判断缺陷点严重程度,能够更精确的反应被测漆包线的漆膜连续性性能特点,提高在线检测数据与高压针孔仪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方法、控制器及在线检测仪。
背景技术
待测漆包线是由金属基材、绝缘层组成,生产时在铜或铝等金属基材外表涂上一定厚度的高分子绝缘漆,经烘干、固化后形成漆膜,起到绝缘作用。
在金属基材表面涂绝缘漆时,金属基材表面质量和绝缘漆粘度会影响绝缘漆的流动顺畅性,如在烘干、固化之前绝缘漆未完全覆盖金属基材表面,形成的漆膜会出现不连续情况,形成漆包线漆膜连续性缺陷,俗称针孔缺陷(下同)会削弱待测漆包线的电性能,当待测漆包线针孔缺陷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绕制出来的定子在测试时会出现匝间短路等缺陷或电机寿命下降等故障。
因此,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为控制待测漆包线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实验室检测为采用漆膜连续性测试仪抽检,行业一般按照一定比例抽样,每轴约10万米以上长度,测试30-60米,抽样比例太小,存在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实际质量状况问题。
相关技术中,行业有部分厂家采用漆膜连续性在线实时监测,因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问题,行业采用的在线检测装置存在如下不足:
1,现有在线检测仪器检测头材质为菱形金属弹片,金属弹片与被测待测漆包线接触为局部线接触,整个圆周面接触长度较小,导致漆膜有效检测面积比例小,不足30%。
2,检测结果仅能体现针孔数量,无法对检测出的针孔缺陷严重程度做区分。
3,由于存在以上精准度不足问题,行业在线检测仪器检测结果仅能作为过程质量趋势监控,不能作为最终检验结果判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方法、控制器及在线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线检测仪器对漆包线的漆膜连续性检测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漆膜连续性检测方法,包括:
将待测漆包线包裹至预设尺寸的碳纤维布内;所述预设尺寸的碳纤维布被设置为多层结构;
以第一预设检测参数通过所述碳纤维布对所述待测漆包线进行检测,获取待测漆包线缺陷点的泄露电流值和对应的高压针孔数;
根据所述泄露电流值和对应的高压针孔数计算获取缺陷点风险值,根据所述缺陷点风险值确定所述待测漆包线的漆膜连续性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
将获取的泄露电流值与预设的泄露电流阈值进行对比,丢弃小于所述泄露电流阈值的泄露电流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泄露电流值和对应的高压针孔数计算获取缺陷点风险值,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泄露电流值与对应的高压针孔数进行乘积,并对所得的积进行求和。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待测漆包线的漆膜连续性检测结果为合格后,还包括:
从合格漆包线中截取一段待测漆包线;
以第二预设检测参数对所述一段待测漆包线进行连续性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眉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眉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8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