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挤板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8561.6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明;张健侃;张佳东;李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70/52;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俊红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挤板 模具 | ||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拉挤板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第一模座包括设置于第一配合部外围的第一合模面区域以及设置于第一合模面区域外围的第一外围面区域;第二模座包括设置于第二配合部外围的第二合模面区域以及设置于第二合模面区域外围的第二外围面区域;第一合模面区域和第二合模面区域相互接触,第一外围面区域与第二外围面区域之间具有间隙。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之间设置具有间隙的第一外围面区域和第二外围面区域,在不调整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锁紧力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合模区域的面积,增大第一合模面区域和第二合模面区域的压强,无需使用密封圈,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漏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挤板模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2条密封条对拉挤板模具的型腔和合模面进行密封,长时间生产过程中,密封条可能因受热出现密封效果不佳,使得拉挤板模具经常出现漏胶的情况,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模具清理困难,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拉挤板模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挤板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
所述第一模座包括与所述第二模座相对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外围的第一合模面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外围的第一外围面区域;
所述第二模座包括与所述第一模座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外围的第二合模面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外围的第二外围面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形成型腔,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和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外围面区域与所述第二外围面区域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一模座,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外围面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的背离所述第一通槽的一侧;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模座,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通槽的两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外围面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的背离所述第二通槽的一侧。
可选地,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与所述第一外围面区域平齐,所述第二外围面区域相较于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远离所述第一模座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外围面区域与所述第二外围面区域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一模座,所述第一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合模面区域与所述第一外围面区域的交接处,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槽对应的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模座,所述第二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合模面区域与所述第二外围面区域的交接处,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围合形成键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入口结构,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入口结构,一端的所述第一入口结构和第二入口结构形成第一纱线入口,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入口结构和所述第二入口结构形成第二纱线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座和所述第二模座之间通过多排紧固件固定连接,每排紧固件中,相邻紧固件之间的距离为35mm~80mm;和/或,
所述拉挤板模具的厚度为180mm~220mm。
可选地,所述拉挤板模具的材质包括合金钢;和/或,
所述型腔的腔壁面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0.0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8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