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坡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16841.3 | 申请日: | 202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邵博;尚超;杨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8B21/10;G08C17/0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坡监测装置。所述滑坡监测装置包括:延伸杆组件,放置于土壤内;底座;感应组件,设置于延伸杆组件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感应组件适于检测延伸杆组件的弯曲变形;至少一根连接丝,设置于延伸杆组件内,连接丝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感应组件内,连接丝适于在延伸杆组件发生弯曲变形时触发感应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滑坡监测装置,借助延伸杆组件的形变检测大尺度下的底层位移变化,能够对坡体发生整体滑移进行有效监测,解决小范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且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坡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根据资料显示,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到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多山的特点造成了地质灾害频发,常见的是滑坡灾害。因此,对于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监测手段包括:肉眼对裂缝以及实物倾倒变形进行观察;利用经纬仪、测距仪等进行测量;采用GPS测量法对边坡进行监测以及利用次声技术等监测手段。
然而,常规的监测手段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监测的成本较高;而次声监测等技术则对于微弱地震现象也会采集数据,由于我国的微弱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从而给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得监测管理人员容易产生误判行为。此外,现有技术未能考虑到对于滑动界面较深的坡体中,坡表在前期的滑动中很大概率整体发生位移,但在坡体表面远离裂缝处并未能发生较大的变形,很可能在小范围内都不能发现坡体在发生滑动,进而不能进行预警;忽略了坡体滑动时往往是大规模的,并且对于区分滑土体与非滑动土体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需要在前期针对滑动的边界线进行定位,难度很大,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滑坡监测装置不能较好检测坡体发生整体滑移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坡体发生整体滑移进行有效监测的滑坡监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滑坡监测装置,包括:
延伸杆组件,沿轴线方向延伸为杆状结构,所述延伸杆组件适于至少部分的放置于土壤内;
底座,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组件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下方位置;
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组件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所述感应组件适于检测所述延伸杆组件的弯曲变形;
至少一根连接丝,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组件内,所述连接丝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感应组件内,所述连接丝适于在所述延伸杆组件发生弯曲变形时触发所述感应组件。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组件包括:
内芯;
柔性外套,套设于所述内芯的外侧,所述柔性外套内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连接丝的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丝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连接丝环绕所述内芯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
感应盒;
电阻块,活动设置于所述感应盒内,所述电阻块一端与所述连接丝相连,另一端经由拉簧与所述感应盒连接;
导电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感应盒内,所述导电单元适于与所述电阻块滑动抵接。
可选的,所述导电单元包括:
导向座,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感应盒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贯穿孔;
导电杆,穿设于所述导向座贯穿孔内,所述导电杆一端与所述电阻块相抵接;
弹簧,连接于所述导向座与所述导电杆之间,并适于在弹力作用下保持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电阻块的抵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6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