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4875.9 | 申请日: | 2022-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杰;郑邵雍;朱天丰;卞慧民;陈积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F17D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陈志锋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浆料 加工 控制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包括用于至少连接两个储料罐、循环加工设备及循环动力源以构成至少一个循环回路,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包括: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进料管组,用于将第一阶段加工完成的浆料输入至储料罐;出罐管组,用于将储料罐内的浆料输入循环动力源;出料管组,用于供循环动力源输出浆料至循环加工设备;回料管组,用于将进行一次循环加工的浆料输入循环加工设备;设备框架,用于至少容纳进料管组、出罐管组、出料管组、回料管组及发射管组。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将控制循环加工的各管组集成于同一设备框架中以集中性管理的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浆料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循环加工作业中,其用于循环加工的各管组及控制用阀门的布置分散,需要大量操作人员四处奔波以监控设备,往往执行一项任务需要多个人员配合操作,工作效率低。一旦某个控制元件出现故障,需要在整个车间四处排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包括:用于至少连接两个储料罐、循环加工设备及循环动力源以构成至少一个循环回路,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包括: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进料管组,用于将第一阶段加工完成的浆料输入至储料罐;出罐管组,用于将储料罐内的浆料输入循环动力源;出料管组,用于供循环动力源输出浆料至循环加工设备;回料管组,用于将进行一次循环加工的浆料输入循环加工设备;设备框架,用于至少容纳进料管组、出罐管组、出料管组、回料管组及发射管组。
进一步的,进料管组包括:进料管,用于接收第一阶段加工完成的浆料;两根入罐管,用于将进料管分别与储料罐连通;其中,两根入罐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通过三通管与进料管连通。
进一步的,出罐管组包括:出料管,用于向循环动力源输出浆料;若干出罐管,用于将出料管与循环动力源连通;其中,两根出罐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通过另一三通管与出料管连通。
进一步的,回料管组包括:回料管,用于接收循环加工完成的浆料;若干回罐管,用于将回料管与若干储料罐连通。其中,两根回罐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通过又一三通管与回料管连通。
进一步的,入罐管、出罐管及回罐管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这三者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设备框架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置至少部分进料管组、出罐管组及回料管组;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置至少部分出料管组。
进一步的,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控制柜装置,用于控制各控制元件动作;其中,设备框架形成有用于容纳控制柜装置的第三容纳空间,并且第二容纳空间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之间。
进一步的,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发射管组,用于在对循环回路清洗时将清洗球推入至少部分的循环回路以清除这部分循环回路中残余的浆料;其中,发射管组与出料管组连接,且发射管组包含:入球管,用于放入清洗球;输送管,用于将清洗球输送至出料管组;进气接口,用于向入球管通入压力气体以推动清洗球运动;其中,进气接口设置于入球管,输送管与出料管组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的平面,入球管与输送管相互垂直设置,且入球管的置球口的高度高于输送管。
进一步的,适用于浆料加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过渡管,用于接收由进料管组和/或出料管组输入的清洗废料;排污管,用于排出输入至过渡管的清洗废料;排球管,用于排出进入过渡管的清洗球;废料桶,用于接收由排污管排出的废料;其中,过渡管包含:抬高段,其至少部分的高度高于进料管和回料管的中心轴线所处的平面,且抬高段与排污管及排球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参数的标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摩托车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