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4245.1 | 申请日: | 202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宇;乔云飞;杜颖钢;张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8/08;H04W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毛威;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移动性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门限集合和小区参考点的位置信息,该门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门限,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判断终端设备与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和门限集合是否满足用于小区移动性管理的第一事件。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包括卫星网络、高空平台和无人机等节点,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共同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综合通信网,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5G系统中的新空口(new radio,NR)小区的移动性管理(例如,切换或重选)主要基于信号质量测量的机制。NTN场景中由于NTN小区中心与小区边缘信号质量差异不明显,因此基于信号质量触发的小区切换或重选效率较低。如何进行小区的移动性管理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门限集合和小区参考点的位置信息,该门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门限,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判断终端设备与该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和该门限集合是否满足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用于终端设备的小区移动性管理。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位置信息辅助进行小区的移动性管理过程,避免因信号质量触发的小区移动性管理引起的效率低的问题,并且终端设备在进行小区的移动性管理过程中可以参考至少两个门限,即考虑终端设备与小区参考点在不同方向上的门限,可以适用于小区呈非正多边形或非圆形部署的场景,从而可以提高小区移动性管理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小区参考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服务小区参考点、目标小区参考点,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终端设备与服务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该门限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门限,或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该门限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门限。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判断终端设备与服务小区,和/或目标小区之间是否满足第一事件,从而进行小区的切换或重选,在判断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至少两个门限,从而可以提高小区的切换或重选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门限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经度门限和纬度门限,地心地固坐标系中对应x轴、y轴、z轴的门限,地球惯性坐标系中对应x轴、y轴、z轴的门限,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中的至少两项。
第一角度为网络设备和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一平面内第一方向之间的张角,第一平面可以是与网络设备和地心之间的连接线垂直的平面,第二角度可以是网络设备和小区参考点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一平面内第二方向之间的张角,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三角度可以是最大离轴角。
上述方案,囊括了多种门限集合中门限的体现形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基于不同类型的小区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事件,例如终端设备获取的小区参考点的位置信息为经度和纬度,此时若门限集合中的门限也是经度和纬度的形式,则可以避免终端设备转换位置信息或门限(若门限集合中的门限不是经度和纬度的形式,则终端设备需要转换,例如将门限集合中的门限转换为经度和纬度的形式,或者将小区参考点的位置信息转换为门限的体现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