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农业秧苗栽种的自回填土的栽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1623.0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柏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琦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农业 秧苗 栽种 回填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秧苗栽种的自回填土的栽种机,包括用于带动秧苗在田地内移动的行走车,以及设置在行走车上用于承托秧苗的传输机构,传输机构靠近车尾的一侧设置有栽秧机构,栽秧机构远离行走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培土的培土机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栽种移植后带有育苗土的秧苗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将打孔设备抬起后自然回流的土无法提供秧苗与土壤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还是需要人为手持锄头等农具进行培土作业,而培土的过程降低了对秧苗进行栽种的效率,并且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秧苗栽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秧苗栽种的自回填土的栽种机。
背景技术
很多农业种子在经过育种长成秧苗之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移植栽种,而移栽可以促使秧苗再生新根,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育苗后再移栽的方法还能够减少秧苗在非产出时期所占用的面积,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而在此情况下,对秧苗进行移植栽种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栽种秧苗的流程中,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是先采用锄头等农具在田垄上挖坑,再将秧苗放置在挖好的坑中,然后进行培土和适量的浇水,从而完成对秧苗的栽种;然而此种方式需要人不断的弯腰和起身,刨坑、培土过程的工作强度较高且效率低下。
所以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做出了一些改进,为了进行更加准确的对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90127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秧苗栽种打孔方法,其在使用时,先将破土锥筒竖向插入到土壤内,将秧苗从秧苗入口置入到承托构件上,依靠秧苗上下传送机构带动秧苗向下移动,然后打开秧苗出口并使得秧苗掉出到破土锥筒形成的坑内,取走利于控制的打孔栽种装置,适当培土即可实现秧苗栽种。
上述现有技术解决了在栽种秧苗的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地弯腰起身刨坑放置秧苗的问题;并且还有效的防止了秧苗在垂直下落后与地面接触时其根部受到损伤的问题,然而秧苗在被移植时,通常会在秧苗的根部留有适量育苗时的育苗土,育苗土在垂直下落后则能够有效的对秧苗根部进行保护,从而导致上述现有技术在对带有育苗土的秧苗进行栽种时,其对秧苗根部的保护效果一般;因此,对带有育苗土的秧苗进行栽种时,也可不必考虑秧苗根部与地面碰撞而受到损伤的问题。
进一步的,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够在完成对秧苗的栽种后对其进行培土,而上述现有技术被拔起后自然回流的土则无法提供秧苗与土壤连接的稳定性;若后续不对其进行培土就直接浇水则容易使秧苗发生倾斜,并降低秧苗根部与土壤之间连接的稳定程度,从而降低了秧苗后续的存活几率;若是后续先对秧苗进行培土再浇水,则还是需要人为手持锄头等农具进行培土作业,而培土的过程降低了对秧苗进行栽种的效率,并且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因此,在上述陈述的观点之下,现有技术在栽种移植后的秧苗方面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在不需要弯腰起身挖坑、栽种秧苗以及手动培土的情况下,完成对秧苗进行栽种,并且还需要保证秧苗被土壤固定的牢固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农业秧苗栽种的自回填土的栽种机,包括用于带动秧苗在田地内移动的行走车,以及设置在行走车上用于承托秧苗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靠近车尾的一侧设置有栽秧机构,栽秧机构远离行走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培土的培土机构。
所述的栽秧机构包括与传输机构相连接且呈均匀分布的多个排秧筒,以及设置在排秧筒下端的锥孔瓣,且同一个排秧筒下端的锥孔瓣呈环形分布并形成锥形结构,栽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锥孔瓣与排秧筒之间且用于驱使排秧筒进行开合的开合单元,栽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排秧筒外侧且呈上下分布的滑动环和固定环,且滑动环与排秧筒滑动连接,固定环与排秧筒固定连接,固定环和滑动环均与开合单元相连接,排秧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开合单元与培土机构进行连接的安装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琦琦,未经柏琦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1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