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961.0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葛敬;冯浩;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1/66;E04B1/70;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地址: | 1013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防潮 墙体 建筑 房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外墙内的水蒸气不易排出,会导致外墙出现质量隐患的技术问题。该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包括墙本体,墙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砌体结构墙、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抗裂层以及装饰层;在装饰层上设置有呼吸结构,呼吸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抗裂层和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中,呼吸结构的另一端穿过装饰层与外界相连通,以使抗裂层和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中的水分蒸发后能够从呼吸结构排出至装饰层外。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实现抗裂层和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空气交换流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
背景技术
在建筑学中,将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主要用以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
现在所公开的建筑外墙结构是:砌体结构墙体、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和装饰层;随着建筑形式和外墙形式的多样化、新型墙体材料的运用和外墙外保温要求的实施,外墙渗漏水问题没有消失,而是日趋严重。雨水渗入外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程实际情况
在《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中规定部分符合要求的城市应设置墙面整体防水,在统计258个城市当中,按规定要进行整体墙面防水的有216个,所以,墙面整体防水在我国占比大。但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的高层住宅工程并未采用外墙整体防水。这就使得在未采取防渗漏措施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外墙渗漏情况,且维修复杂难度大。
(2)外墙上的薄弱点
通过对几个工程的实地调查,外墙的薄弱点为墙体预留洞、外墙施工缝、外窗四周及飘窗或空调板位置。雨雪水就是通过这几个薄弱点浸入室内的。
(3)外墙预留孔洞
最常见的外墙预留洞口包括大模板穿墙螺栓眼、脚手架的穿墙预留洞。这类洞口均为结构施工阶段预留形成,在结构施工后期或是外墙装饰装修阶段进行封堵。封堵填充的不密实,或者填充材料不合格。
以上情况都会导致雨水渗入保温层,渗入墙体,水蒸气对墙体和保温材料的危害是巨大的。水蒸气堆积太多,墙体透气性能差,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水蒸气结成冰或体积膨胀直接挤压材料,或致使材料表层剥蚀。此外还可能对材料的内部产生压应力,从而产生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导致外墙脱落,造成安全隐患,建筑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
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对结构安全也造成的一定的影响。外墙是直接面临风吹雨淋的迎水面,最容易受到雨水、大风和阳光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在降雨过程中,如果出现渗水,水分会渗入墙体,存留在墙体内,逐渐累积,在墙体内不能蒸发,保温层被损坏,致使墙体受潮,从而导致室内的墙皮脱落或者室内发霉。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建筑外墙内的水蒸气不易排出,会导致外墙出现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防潮墙体及建筑房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外墙内的水蒸气不易排出,会导致外墙出现质量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保温防潮墙体,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砌体结构墙、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抗裂层以及装饰层;
在所述装饰层上设置有呼吸结构,所述呼吸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抗裂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呼吸结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装饰层与外界相连通,以使所述抗裂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中的水分蒸发后能够从所述呼吸结构排出至所述装饰层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