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及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9666.5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宗强;方芳;刘准;吴寿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8;H02M1/36;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柳虹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及变换器,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第一电压,第二输入端与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补偿模块用于输出第二电压;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接入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控制开关管关断,在第一电压不大于第二电压时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或者关断。第一电压与原边绕组的电流呈正相关,第一电压在导通时间的固定比例处的数值与第二电压呈正相关。原边绕组的电流表征当前CCM深度,补偿模块根据第一电压输出第二电压,第一电压达到第二电压时开关管关断,此时原边绕组的电流即为终止电流。根据原边绕组的电流调整原边绕组的终止电流,使得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稳定,过流保护点统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及变换器。
背景技术
恒压输出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是恒定的,输出的电压不随负载或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恒压输出变换器的输出电流随负载或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与变换器中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输出电流的终止电流和初始电流的平方差呈正相关。现有技术中,变换器的原边绕组的输出电流的终止电流恒定,由于在CCM(ContinuousConduction Mode,连续导通模式)下,CCM越深,变换器的原边绕组的输出电流的初始电流越大,会导致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越小。由于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的过流保护点与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呈正相关,所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的过流保护点也会相应的变小。所以,在不同CCM深度时,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的过流保护点不同,导致变换器只能根据最大输出电流的过流保护点进行设计,会造成变换器设计的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根据原边绕组的电流调整原边绕组的终止电流,使得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稳定,过流保护点统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所述变换器还包括变压器、整流模块及开关管,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另一端通过采样电阻接地,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整流模块与负载连接;
所述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补偿模块及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原边绕组的输出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接入开关控制信号;
所述补偿模块用于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时间的固定比例处的数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呈正相关;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开关管关断,在所述第一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或者关断。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接入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与所述负载端的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或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三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管关断,在所述第一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且所述第一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三电压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或者关断。
优选的,还包括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压,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所述降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电压进行降压。
优选的,所述降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作为所述降压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的,还包括软启动模块;
所述软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