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人机调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634.5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庆;万列列;王一洲;杭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2 | 分类号: | B60R1/062;B60N2/02;B62D1/18;H04W4/48;H04W1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人机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人机调节系统及方法,本方案基于车载模块、远程计算模块以及用户终端;车载模块与远程计算模块通信连接,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并传至远程计算模块,车载模块还接收远程计算模块的人机调节指令,并传至车辆中的车身域控制器;用户终端与远程计算模块通信连接,形成用户信息,并传至远程计算模块;远程计算模块基于获取到的用户信息以及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匹配所述用户信息的人机位置参数,并形成对应的人机调节指令传至所述车载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与车联网相结合,实现对车辆座椅、外后视镜、方向盘位置的智能调节,能够极大的提高车辆,特别是共享车辆的使用体验,真正满足所有共享汽车用户的智能人机调节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具体涉及车辆的人机调节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随着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显著,共享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共享汽车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迅速。2020年1月中国共享汽车平台月活用户规模达到高峰359.9万。各平台精细化运营助力下,共享汽车平台使用时长持续增长。
然而与共享汽车产业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享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足,在用户使用体验上有待提高。市场上现有共享汽车绝大部分为私家车车型进行简单开发后投入市场,没有针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场景做更加人性化的二次开发。
在共享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在租借新的车辆后,都要对车辆的座椅、外后视镜、方向盘的位置进行重新调节。
参见图1,其所示为现有车辆中外后视镜记忆功能实施的相应控制面板示例。在电动外后视镜的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5个功能按键,分别是1、2、3、4这四个存储位置信息按键和“恢复”按键,其中这四个存储按键分别记录着四个不同的驾驶员驾驶车辆时最为适合的外后视镜角度信息。然而这种系统在共享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用户每次在使用租赁车辆时仍然需要重新调整位置。
现有车辆座椅记忆功能,一般通过如下操作来实现:
初始状态下,系统没有记录任何座椅的位置信息,在座椅调整结束后,驾驶员需要调节座椅时按下“SET”键,此刻的位置信息就对应按键“1”,再次调整到不同位置后,然后按下“SET”键,此刻记录的位置信息就对应按键“2”。再次使用座椅记忆功能时候,驾驶员只要按下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按键,系统就自动为他调整先前记录的座椅位置。
现有车辆的方向盘位置记忆功能,一般都是在车辆启动后,根据设置方向盘位置自动上浮至上次熄火前使用的位置。
现有车辆中针对车辆座椅、外后视镜、方向盘位置的人机调节方案,都是将人机位置数据记录在本地,而且记录的数据有限,一个车辆上只能记录2到3组用户数据,使用对象有限。同时,现有的智能人机调节方案,只能针对单一车型进行调节,如果同样的用户去驾驶不同的车型,那么先前的用户数据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车辆中的人机调节方案使用场景单一,只能针对单一车型,同时使用对象有限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人机调节方案,其能够实现不限使用对象,且使用场景多元化,适应不同车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人机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包括车载模块、远程计算模块以及用户终端;
所述车载模块与远程计算模块通信连接,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并传至远程计算模块,所述车载模块还接收远程计算模块的人机调节指令,并传至车辆中的车身域控制器;所述车辆信息包括目标车辆外后视镜、座椅、方向盘位置数据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用户终端与远程计算模块通信连接,形成用户信息,并传至远程计算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ID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车系统用智能锁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人双录交互控制方法、系统